虽然经过双打行动之后的拼多多显得安静了许多,但是相对其他电商平台来说,到底还是话题要多一些,所以今天我们就再来聊一聊,悄悄调整了业务结构的拼多多。我们台州前店后厂其实对拼多多是抱有一定的同情心态的,我们仔细看看拼多多这个平台的运营策略就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早期淘宝的翻版,而且这个比较平台比较睿智的是,淘宝踩过的坑,他一个没落下,全踩了一遍,然后现在甚至开始学习淘宝翻身的方法,走起了精品商城的路线,像是准备做个拼多多版本的天猫商城。
我们都知道拼多多是靠着社交流量起家,主打拼团和低价。创立不过三年就已经成功IPO,这个速度绝对是吊打国内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了。但是,上市没多久,拼多多很快就遭到各方面围剿,然后就是工商部约谈,平台整改,开始双打。这一套下来简直和淘宝的出生与成长的精力一模一样。
而前几天拼多多在更新之后,忽然上了一个新的板块,叫做品牌馆,点进去之后,几乎所有品牌都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耳熟能详的牌子,甚至还有纪梵希,阿玛尼这种和拼多多怎么看都不相匹配的奢侈品牌。
但是看过大部分品牌的上架产品后,我们却发现了不同。如果仅仅是把这个品牌馆看成以前淘宝创建淘宝商城,然后发展成为天猫商城的经营思路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拼多多品牌馆内部的商品依旧充满了拼多多的特色,很多品牌的产品甚至超过一百的都不多,而且那些奢侈品的产品甚至价格最高也只在三四千元,这显然不是准备打造一个正常版本的品牌商城,拼多多想做的依旧是最具性价比的商城,我们可以称之为廉价版的天猫商城。
其实拼多多的这个品牌馆未来会不会成为新的天猫还很难说,毕竟已经有珠玉在前,想要在来一次奇迹,看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但不得不说,这个思路是对的,而且已经有淘宝在前面做例子了。不过,除了天猫之外,或许还有一个平台该慌张一下了,就是看起来和拼多多这种主打性价比的定位差不多的唯品会。
千万不要觉得唯品会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眼下看来京东和唯品会的化学反应其实远远小于我们的预估,唯品会并没有借着大流量导入一飞冲天,京东也没有借此一统国内垂直电商的天下。目前看起来倒像是京东开了个服饰美妆的商城,唯品会的地位看起来比较尴尬,感觉只是单纯的在为京东培养用户的购物习惯。
围绕在拼多多品牌馆上的关键词是性价比,更精确的说,五环外的拼多多是在挖掘五环外用户的品牌消费潜力,这显然是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所以廉价版的品牌馆看起来真的是个对症的良药,甚至借此机会孵化出一个有品牌的网易严选也不是没可能。这其实是一个其他平台一直忽略的地方,农村乡镇的大流量进入互联网,无论是媒体短视频等内容平台还是电商平台,普遍存在一个用户的矛盾点,比如抖音这种评论两极化的APP,头条这种文章一句话,平台吵翻天的情况,都是旧有的成熟互联网用户与新互联网用户的矛盾。
想着解决这些矛盾的平台有吗?有的,但是方向几乎都错了,大家都在纠结于如何做好推荐优化,内容结构的优化,而不是考虑如何去教育用户,只是依靠所谓的大数据进行划分,只会让极端更加极端,就好比隔了一堵墙的两家人,等两家人变多了,地方不够大之后,墙终究是要推倒的,到时候面临的矛盾,恐怕还要更大。
所以,用这种由浅及深的方式来教育用户其实是对的,只是缺点在于,有多少人愿意牺牲利益去做这件事情。拼多多的品牌馆就目前看来还是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还做不到和其他人互相有别,也许自营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以对于这个品牌馆的未来,我其实并不抱期待。台州前店后厂每年也都在教育三四线城市的服装店,但很多时候这种投资未来的事情带来的只是利益的损失,平台上的品牌馆无论是招商入驻还是让消费者购买,都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用户教育其实还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更多服装资讯,点击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