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装精准发放,别忘了他们三剑客

尘埃三剑客

三剑客

前几天,我们推文(终于,军装网购,快递进营!)后,收到一篇投稿,今天发出来,与大家共享:

随着两辆大卡车缓缓驶入营门,喜悦之情早已刻在连队官兵的脸上。下士叶俊龙直勾勾的盯着卡车,“我们已经在这里等了很久,即便是休息时间,我们也愿意这样等着,不为别的,只为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名字,穿上亲手挑选的军装”。

当车厢里的副班长大声喊着箱子上的名字时,有些心急的官兵也大声喊着:班长,有没有XX的箱子,甚至一些老班长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小吴,帮忙看看有没有我的箱子”

精准被装发放,官兵等了太长时间,从去年11月份一直到现在。

01

拆开纸箱,新衣服的味道扑面而来沁人心脾,官兵脸上洋溢着小孩子得到心爱的玩具之后的满足感,每个人都在镜子面前比试着。突然人群中传来一句:咦?怎么我的是空军大衣。这句话像一块巨石坠入平静的湖面,引起的水波迅速扩散。“哎呀,我的帽子怎么是干部的?”“我的迷彩鞋尺寸好像不对呀?”……

每一个问号就像一盆盆冷水给刚才的热情降温,但即使这样,我们的热情依旧不减。

确认所有的物资无误后,我又重新翻出了那双士官皮鞋。马上就要第七年了,我的皮鞋还是39码,对于41码的脚来说,这些年它受苦了。也不是没想过在网上买一双皮鞋,应付下,但总感觉不是那么回事,真军人为什么要穿仿制品?!

举着皮鞋,翻看了好几遍,不禁感叹:七年,终于有了一双合脚的皮鞋。毫不夸张的讲,穿上鞋的那一刻,鼻头一酸,暗暗攥拳,这次休假一定要穿着常服回家。

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衣服比人大、鞋子比脚小、帽子挂头上的现象了,每名士官都能穿上一身帅气军装。

02

望着忙前忙后的士官群体,义务兵倒显得平静许多。

“你怎么不拿出新衣服试试?”我略带疑惑地问道。

“班长,义务兵是不能在网上(内部网)买衣服的,我们没有账户。”

一旁的列兵邓晓灿感叹道,“到现在新兵连还欠我一双迷彩鞋,其中的一套迷彩服也是不合身的”。

还没等到我询问,她继续讲着,“实际上我只有一套迷彩服,不合身的那一套只备不时之需,比如合身的该洗了。我马上快第二年了还没有发过迷彩服。前段时间,看到给第二年的老兵发被装,就听到老兵抱怨,‘都快退伍了,才发,倒不如断了念想不发’”。

同是列兵的王夏摸了摸裤子上的补丁,“我可能要穿两年打补丁的衣服了”。

随着训练强度的加大,在与地皮的不断较量中,迷彩服被磨得千疮百孔,尤其新兵阶段,没有哪一个新兵的衣服不是这样。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接触不到男新兵,但我周围的女列兵,她们的迷彩服都是伤痕累累,更何况男新兵了?

大部分军人都是从义务兵走来,有时看到他们的样子也会想到我们当初的模样,这么些年过去了,难道义务兵还是不能穿上合身的军装?

望着她们渴望的眼神,我竟没有了当初的兴奋,只得安慰她们,“我喜欢伤痕累累的军装,那里有军人的初心”。

她们频频点头表示认可,但我心里却在打鼓,如果她们反问:那班长你为什么以旧换新?

我该如何回答。

03

下午,接到通知我们又可以网上订购被装了,晚上吃完饭,保密室里挤满了士官。虽说这是第二次订购,但是欣喜程度不减第一次。在各自盘算着还缺什么被装时,义务兵像是约好了一样挤到电脑旁,看着我们挑选,言语中尽是羡慕。

我瞥了眼账户余额,“你们有缺什么的吗,我可以帮你们买”,也倒不是我多大方,因为我们单位没有男义务兵,而账号是有性别区分的,比如男军人的账号只能买男军人的物资,所以我只能帮她们买一些公共的物资,比如水壶、挎包、腰带之类的。

她们委婉谢绝了我的好意。

没过多久,三五个义务兵在得知我正在写关于被装精准发放的稿子后跑过来告诉我,“能不能反映下,我们新兵时期该发的物资直到下连仍堆积在库房里”。

摘下眼镜,我看了看她们,还未开口,其中一位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是为了要回那些物资,只是想引起领导重视,不要让后来的战友自己花钱买军用品”随后另一位补充道,“这也不是钱的事,自己买军用品总感觉有点遗憾,军旅不够完整”。

我觉得她们说得有道理,也感觉这应该是自己的分内事,便把对话原封不动的写了下来。

而此刻我的脑海里反复出现另一幕。几年前我曾采访过一名满身泥巴的新兵:适应部队的训练节奏了吗?

他的回答超出了他那个年纪的认知,穿上军装,我才知道祖国的分量,军装越是满身泥巴,我越是觉得兵味十足。

那时,他才18岁。

其实,义务兵阶段,他们的思想最单纯心里装的全是祖国,不像士官,还要考虑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当然,不是说士官爱国爱的不纯粹,我是士官,我懂士官,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们冲得义无反顾。

04

说实话,这些年我从未细看过工资条,我知道祖国不会亏待我。

月初,我正在值班,司务长拿着一沓纸放到我面前,“签字画押”。

打开一看,原来是工资条,和往常一样看了下总数便签了名字,就在这时司务长接了个电话,留下一句:看好工资单,回来找你拿,便急匆匆的走了。闲着无事,我翻看起了工资单,一一对比下去,我有了一个疑惑:为什么士官和义务兵的降温费不一样?难道太阳分得清军衔,会像老兵一样特别照顾下义务兵?从某种意义上讲,义务兵比士官被晒的几率更大,流的汗要更多!

义务兵理应被给予更多地照顾。在我们单位,士官群体都会提前为义务兵准备好生日蛋糕;每逢外出,也会为义务兵带来小惊喜;甚至去总院会诊都是义务兵优先……

“当我们是义务兵的时候,我们希望遇见什么样的老兵,现在我们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老兵。”这应该是每一名士官的心里话。同时,这也是一种传承,内在的传承。

05

精准被装是时代的产物,符合高科技战争需求。曾经的以“预测为主,先定物后定人”的粗放保障办法,用人多耗时长错漏多,造成部分官兵没有合身衣服可穿的尴尬场面,如今,采取“以数据为主,先定人后定物”的精准保障模式,一站式精准递送,改变了以往的尴尬。

但我们也要清楚知道,精准被装并没有精确到每一个人,义务兵也需要“被精确”到。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士官和义务兵两大群体一起围在电脑旁挑选军用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837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