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分军工企业中,协外产品占全年经营收入的比重超过了50%,和自主产品齐头并进的格局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凸显。协外产品对军工企业来说,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对企业人才队伍的锻炼。
协外产品是军工企业在自主型号产品不饱满的情况下,对企业研制和生产的有力补充。重视协外产品在军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加速协外产品的引进力度,是军工企业加速发展、迎头赶上的有效手段。
2部分军工企业面临的经济现状
国有企业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在计划经济的推动下,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对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国有企业传统的“铁饭碗”和分配中的“大锅饭”已完全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等、靠、要”的思想已经严重抑制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阻碍了企业的健康成长。在现今的一些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国防军工企业仍然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中,靠的仍然是计划经济。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化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再适用于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用企业把自身的优势产品投放到军品领域,挤占军工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民参军的国家战略打破了国有军工企业的绝对垄断地位,国有军工企业也到了改革的生死存亡时刻。
3现今军工企业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3.1计划经济阶段
部分国有军工企业在改革开放后的近四十年间,型号任务十分单一。“十年磨一剑”的评价不仅体现的是军工人在国防装备领域的辛勤付出,在装备从立项到研制再到定型的艰辛历程,更是凸显出了军工企业在产品推陈出新方面的周期之长。十年辛苦换来的是三、五年批生产的喜悦。但在剩余的几年中,又会进入一个无型号生产的尴尬境地。
以前,军工产品的生产对生产企业有着各种门槛和约束;现在,在民参军的国家战略面前,一个军工企业如果不能迎难而上、激流勇进,就会被市场的激烈竞争所淘汰,不进则退。过去在经济上常说团结协作,现在转变为对外的竞争与合作[1]。国有军工企业怎样才能在市场的大潮中争取自己的一席之地,解决产品的单一化,拓展协外产品成为一个有效的途径。
3.2引入协外产品进入产品多元化阶段
引入协外产品——特别是引入契合企业自身优势专业的协外产品,只要与自身专业对口,就不放过引入的机会。在规范市场运作机制的前提下,扩大产品应用范围,把全国的科研院所当成自己的总体部。这样不断地扩展企业自身的型号产品,从研制到生产,让企业不停地运转起来,让企业的产品序列丰富起来。只有产品进入多元化的科研生产阶段,企业才能摆脱一条腿走路的局面,才能走得快、走得好,才不会因落后而被淘汰。
从单一型号的研制、生产到产品的多序列研制生产,中间的过程是曲折的。它不仅考验着研发队伍在面对多型号齐头并举时的研发能力,更是对整个军工企业的科研生产体系的检验,任何不顺畅的研制生产环节,都会影响产品的交付进度。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身的不顺畅环节,固步自封,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下,就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样的供方将会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失去市场份额而被淘汰;如果根据客户的需要迎难而上,适时清除在科研生产体系中的迟滞环节,打通脉络,跟上市场的节奏,才会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份额,进入良性循环。
3.3逐渐拥有多品种自主产品阶段
产品进入多元化的科研生产阶段后,企业就从一名追赶者变成跟跑者。有自身完整且运行顺畅的独立科研生产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既能满足自身型号的研制、生产,又能跟上市场的中上游水平或前沿节奏,企业进入积聚能量阶段,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企业自身的体系建设和企业管理。自主型号产品的研制、生产和协外产品的研制、生产是一个相互印证、相互借鉴的过程,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在以后的类似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就会出现整个模块的相互借用,甚至整个产品的货架化。
3.4角色转变、抓核心阶段
当企业的产品进入齐头并进、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时,必然会追求利益的更上一层楼。牢牢抓紧产品的核心层面,把低附加值的零部件级产品进行外协。这时就要做个科研生产的多面手,既持续进行协外产品的研制开发,又转变角色把部分零部件外协给其他合作伙伴,利用他们的优势资源为己所用,持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持续打造企业自身的优势专业和拳头产品,引领企业向自身专业的前沿迈进,直至引领专业的发展方向,使企业从研发生产型逐渐向研究型院所转变。
4协外产品在研制、生产过程中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4.1经济效益的推动
大多数的企业生产的产品,自身企业也在生产,这样的产品利润很低,甚至没有利润;大多数的企业没有的产品,自身企业在引领生产,这样的产品话语权大,利润也会很高。协外产品的承接研发和生产,可以给企业这个湖泊提供另外的水源。当自身计划型号青黄不接时,协外产品效益的注入,可以有力地支撑企业的发展,甚至超越自身型号这个“水源”。
协外产品经济效益的注入,使得企业获得了更好“活下去”的资本。有了往更深层次发展的基础。有了持续的经济效益,企业才有持续投入的源动力,才能更好地发展。企业最终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是企业全体职工与企业共同的成长和发展。
4.2产品更新换代及多元化发展的推动
协外产品的多元化,特别是协外研制产品的多元化和企业自身型号的发展是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不仅可以使企业的优势专业得到完善和延伸,更是对产品系列化、货架化的有力推动,企业才有出路,才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
4.3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快速成长
协外产品不断的研制与生产,是加速科研生产人才队伍成长最好的“磨刀石”,更是锻炼研发队伍、助推工艺队伍、考验质量队伍和提高生产队伍的发动机。协外产品多型号的研制与生产让军工企业在相对空闲的时间有活干,如同一个精密的机器不停地运转才不会生锈,才会锻炼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科研生产团队。
5结语
利用协外产品的研发、生产契机,可充实自身企业的产品序列,加快研发技术队伍对专业前沿领域的摸索和引领;丰富工艺技术队伍在产品从理论到成品的加工手段和工艺方法;优化质量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的环节;锤炼生产管理队伍快速、有序、高效的生产计划思路。
协外产品对军工企业最大的意义,不仅给企业带来客户的高度评价和认可,给企业带来专业的完善、发展及经济效益,更是为企业锻造了一支人才队伍,这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最大保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