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年10月至今,军品研究所依托项目中电气设备的设计制作,与运行保障中心一起进行电气能力提升建设。电气方面的设计、制作、调试及应用,一直是我公司各项产品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整个产品功能实现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电气设备自主研发生产,可以有效解决电气协调难、售后周期长、费用高的问题,还可以提升人员专业技能,开拓技术领域,提升公司研发能力。
电气制作是很复杂、精细的工作,从原理设计、每个元器件的选型、焊接电路板、调试、安装,每一步都需要探索与学习。电气是一门理论和实操相距略远的学科,原理上可行,在图纸转生产时还会出现很多比如器件精度、焊接水平、微干扰等等太多不确定因素,需要通过反复试验、调试来解决。每一个流程都是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摸着石头过河。项目负责人屈彦东带着项目组成员去有经验的单位部门学习取经,编制元器件筛选规范和大纲,每一步都扎实细致。屈彦东承担着整个项目的技术担当,作为项目组的支柱,他整天在试验室钻研技术,和大家一起解决问题,有力高效地推动了项目进展。
本次电气制作,单套设备就有千余元器件需要焊接,大部分都是芝麻粒大小,有个别1cm2芯片需焊接个针脚。因之前没有制作经历和经验,试验室现有工具也比较简单,大家都开玩笑地说“一把烙铁走天下”,每天泡在试验室里和这群“芝麻兵”斗智斗勇。很多元器件都是之前没用过或者很少使用的,有些工艺也从未接触过。在条件并不那么好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利用现有的一切条件,现学现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仅焊接这道工序,就跟平时我们常用的焊接电缆不一样,其中贴片焊接更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精密焊接,在不断的失败中总结经验,一次次尝试最终实现功能。最简单的电路板也需3天完成,复杂的则需要两人高效工作加班加点15天才能焊接完成,对耐心和静心的考验也莫过于此了。数个小时持续低头焊接的固定姿势让大家的颈椎和眼睛都有些吃不消,负责人及时调整每个人的工作内容,保障人员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每个元器件的完美焊接,每块板子调试成功的成就感就是大家最大的动力!
4月下旬,电气建设项目初见成果,近百块电路板制作、调试完成。接下来的整机调试,一定还会面临很多问题,但每个人都信心十足,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不断提升自己,更好地完成项目任务。
图文:张琳清
编辑:冯玉霞
审核:刘贵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