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美国宣布对中兴公司的制裁结果后,美国国会紧接着发布报告称,“有证据确凿的实例证明,中国政府及与其相关的主体一再涉及窃取与滥用知识产权”。近年来,美国频繁指责中国侵犯甚至剽窃他国专利,俨然一副“知识产权卫士”的模样。其实美国历史上剽窃他国知识产权的案例从未间断过,号称世界最强大的美军,更是在崛起过程中留下诸多案底。
一战前:“毛瑟私生子”不认亲爹
19世纪末,羽翼逐渐丰满的美国开始露出对外扩张的“帝国牙齿”。年,美国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宣战,一举夺取古巴、菲律宾等殖民地。然而大胜的美军却招致国内社会的一片指责之声,因为他们的许多武器已被证明太落伍了,尤其是美国大兵手里的克雷格·约根森式步枪,还在用老掉牙的五发旋转弹仓,根本不是西班牙人使用的德国造毛瑟M93步枪的对手,无论射程还是命中精度都落于下风。在古巴圣胡安山的战斗中,名装备毛瑟枪的西班牙正规军,凭借射程和射速的优势,在短时间之内造成美军超过人伤亡,连后来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也差点送了命。
美西战争一结束,美国陆军军械局就提出研发新步枪的需求。起初,多家美国军火商纷纷找到德国毛瑟公司,希望购买当时最先进的毛瑟M式步枪的专利,或者干脆合作生产美军专用步枪。没想到毛瑟公司感觉“奇货可居”,从最初可以谈技术转让,到后来干脆不谈设计图纸转卖,只肯提供最基本的工程样图和验收样板,而且要求美国每造一支枪,都得给毛瑟一笔专利费。
美国自然不肯接受这样的“霸王条款”,美德步枪引进谈判“一拍两散”。随后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很快搞到毛瑟M式步枪的样品,接着又花重金挖到几名德籍高级技师协助,经过一年多的摸索,终于按照美国军用标准推出7.62毫米口径的弹仓式步枪,其模样与毛瑟原枪可谓“彼此彼此”。年6月,美国战争部正式批准该枪定型投产,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M步枪(左上图),美国前后生产了余万支,伴随美军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被誉为“大兵的爱人”。
耐人寻味的是,这个“毛瑟私生子”一问世,就受到德国舆论的攻讦,声称美国非法“山寨”毛瑟枪。但美国军方和公司大言不惭地表示M是“本土军工杰作”,和外人毫无瓜葛。年一战爆发前,美军试图提升M步枪的远射精度,挑来挑去还是觉得德国产的瞄准镜不错,可当对方公司索要配套步枪的尺寸数据时,美军回答居然是“本枪与贵国毛瑟步枪尺寸结构雷同,瞄准镜按既有规格生产即可”,这无异于“不打自招”。
德国毛瑟公司怒而起诉,并向法庭提供了美国M抄袭毛瑟步枪“桥夹设计”的关键证据,最终赢得诉讼,美国政府被判需要支付20万美元的专利费。但不管怎么样,毛瑟公司拿美国的无赖行为没有办法,只能顺水推舟地授权美国进行特许生产。
不久后德国卷入一战,美国于年对德宣战,需要支付的专利费自然不了了之。当然,M步枪全面采用德国瞄准镜的计划也就此没了下文。
二战中:瑞典高炮遭“非法仿制”
和毛瑟枪一样,曾畅销世界的瑞典高炮也难逃美国剽窃。二战爆发前的年,博福斯公司为瑞典海军设计出40毫米M32舰载型高炮,两年后,又以它为蓝本推出适合陆军装备的M34牵引式40毫米野战高炮。这两种性能优异的高炮刚一问世,就引起各国军方的热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