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伟大的女航天员,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但对小学生来说,最让他们感到熟悉的可能就是被称之为“太空教师”王亚平。
对于许多的太空神奇现象,她都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这些求知欲极强的孩子们。
或许在不久的未来,就会从这些孩子们之中再走出一位优秀的航天员。
毕竟,曾经的王亚平也是被这些超乎认知的现象所吸引,这才一步步走上了探索宇宙奥秘的道路。
王亚平在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蓝天。
看到天上振翅高飞的小鸟,她经常会好奇地想自己飞在天上是什么感觉。
只是她没有小鸟的翅膀,亦没有强大的飞行工具。
对于当时年幼的她来说,想要解开谜团变得十分困难。
直到她入学接受教育,才慢慢知道世界上不仅有飞机,可以遨游蓝天。
还有更加先进的高端技术,可以帮她离开地球,领略宇宙神奇。
自此以后,她为了自己的蓝天梦,努力学习,各方面都很优异。
当空军学院到她所在的学校前来招生的时候,了解她、认可她的老师便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了她。
令王亚平想不到的是,想要被成功录取,其要求是极其苛刻的,仅是身体素质检测就有几百种。
好在她确定梦想后,就一直有计划地在这方面加强自身锻炼,这才顺利过关。
接下来,就是分数线的考核。
对于这一点,王亚平也曾苦恼过。
但她天资聪颖,身上又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所以她很快就根据自身情况,想到了解决办法。
她每天比别人多付出两个小时的时间。
在别人或嬉笑玩闹,或养精蓄锐的时候,她在练习。
她将两个小时一分为二。
其中的一个小时用来做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
另外一个小时则用来巩固知识。
先用半个小时做题,再用半个小时查漏补缺。
所谓“积少成多”,每天两个小时看起来不多。
但长此以往,王亚平就会比别人多出很多用功的时间。
有了这些实实在在的付出做基础,王亚平很快就能脱颖而出。
当她带着激动的心情踏入空军飞行学院的大门后,她知道自己离儿时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可她不敢松懈,也不能松懈。
因为在这里,还有许多像她一样优秀的人才。
大家身上各有所长,唯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王亚平一如既往地刻苦努力。
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操作,她都尽可能让自己变得更熟练掌握。
基于此,她在每次的各项考核中,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
当大家纷纷夸奖她时,她也不过是淡淡一笑,认为自己还可以更出彩。
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下,几年的时间里,王亚平就成为了公认的“学霸”。
顺利毕业后,她根据安排,前往武汉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服役。
虽然绝大多数的时间,王亚平都是待在部队里,但她不是只会接受训练的花架子。
当部队下发命令,需要到指定地点完成任务的时候,她会毫不犹豫地服从命令。
跟随大部队一起用瘦弱的身躯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像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等任务,她就曾参与过。
但她依然没有忘记心中梦想,并最终顺利成为一名航天员。
而这卓越成绩的背后,是别人看不到的辛苦与汗水。
多种超乎常人耐受能力的训练项目被写入王亚平的训练清单里。
要知道,身为一名女性,她本就在身材和力量上是属于弱势的一方。
许多男队员都未必能够坚持下来。
王亚平却不仅坚持了下来,还做得很出色。
这样的人在未来势必也会变得光彩夺目。
果不其然,各方面表现都出众的王亚平受到国家的重视,被两次选入神舟飞行乘组。
不管是哪一次,她都能在宇宙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甚至还创造了两项中国航天记录。
第一项是她因伴随着神舟十号进入太空而成为我国首位太空漫步的女航天员。
第二项是她因神舟十三号而成为我国第一个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
两项突出成就放在同一个人身上,即便是不了解航天史的人也能知道,王亚平有多么优秀。
从选拔到培养,王亚平能够成长到惊人的地步是很不易的。
国家为了保护这位重要的航天人才,做出了许多举措……
剩余40%未读最低0.48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