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不畏艰辛竭力试验
在家不知疲倦倾力攻关
这就是建设工业决战“工程”的科研“战术”
请看——
只见他深吸一口氧气,屏气、瞄准、击发,一套动作一气呵成,直到这时他才呼出屏住的气,拿起身边的氧气瓶猛吸几口,长时缺氧和暴晒,他脸色有些发青、嘴唇干裂发紫,几天的高强度工作下来,他坚持做完产品性能试验后,医院就诊,他是来自建设工业总装一厂的试验人员刘志德……
刘志德坚持在现场将试验进行完
为节约时间,午餐只能就地凑合,喝着烧不开的水,吃着泡不软的方便面,啃着提前备下的干粮,但简单的餐食被他们自豪地称之为“高原战饭”……
这是建设工业产品试验团队
在野外开展试验的真实写照
环境荒芜、空气稀薄
严重高反、身心俱疲
舟车劳顿、天气恶劣
自打7月底建设工业试验人员
进入高原地带开展产品性能试验以来
他们天天都在克服着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但他们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各项试验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以来
建设工业将系列新品科研定型攻坚作为压倒一切任务的工作来安排,大力实施“工程”。
截至目前
各项目在关重技术攻关、试验组织协调等方面均取得实质性进展,总体目标可控,正按年初计划快步推进,10余款产品持续加快推进各阶段试验。
在外人员开展试验快马加鞭
在家人员攻坚克难同样不甘落后
技术中心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掀起了一波攻关热潮
党员必须担任骨干!
根据各项目组实际情况和党员专业能力,党支部适当调整各项目组、科管团队成员,确保每个项目团队均有党员担任骨干。
今年以来,支部成立了6支“超凡突击队”,申报党员立项攻关项目28个,覆盖了设计试验、生产组织、对外协调等各个方面。
保障工作必须到位!
针对项目繁多、资源紧张、对外协调工作量大的局面,党支部创新管理方式破解难题,组建了两个党员协调突击队,突击队有8名成员,其中党员6名,一内一外密切协同,做好攻坚战的幕后工作。
一队由袁安、李华等老党员坐镇,负责协调内部试制生产,将原来由各项目组分散负责的试制品组织归口管理,既解决了以往生产单位“信息来源多,生产组织乱”的局面,又解决了项目组“人少事多催不动”的窘境,实现了科研产品的集约、高效、精益化生产;
一队由徐亚辉、刁鹏程、游廷欢3名90后青年组成,负责对外协调客户和配套厂家,沟通信息、反馈关切,确保科研工作符合研制程序要求,加快研制进度。
编辑:王金花
撰稿:邓琴、刁鹏程
图片:建设工业
监制:中国兵器报社
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