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马斯克制霸新能源,成为硅谷钢铁侠的故事已经足够让你热血沸腾了,但你绝对想不到是,有一位有望超越马斯克,成为钢铁侠二代的传奇人物,人已在美国,刚下飞机。
你有没有想过,电动能源虽好,但充电速度和续航方面却总不尽人意,燃油又恰好与电动的优缺点完全反过来了。那到底有没有一种能够同时拥有两者优点于一身的能源呢?
答案是有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到的“液流电池”。而液流电池的背后可能就隐藏着未来的第二个马斯克。
NFC液流电池崭露头角这是前不久QUANTiNO电动跑车的宣传。坐在车里的这个男人,更是今天传奇故事的主角。
这次不同寻常的宣传片,真正让人瞩目的是其背后的公司——nanoFlowcellHoldingsplc(NFC)。这家公司总部位于欧洲国家瑞士,先前在英国设有办事处,一年前他们跨足美国,在纽约设立了子公司。
并且NFC打算建设大型“油料”生产设施,旨在开辟一个全新的电动车领域。这个领域的名字,就叫做液流电池领域。
绝对续航王者登场?铺垫这么多,这液流电池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其实通过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以液体形式存在的电池,也就是说它的样子和汽油一样是液体,却提供的是电能。
再换种说法,NFC的电动车其实是油车的电动版,但又不是那种单纯的增程式或插电式,而是将汽油换成了电解质,驱动电机来发电。相当于喝着汽油,干的确是电的活。
NFC为电动汽车提供的“油”很特别,他们称之为bi-ION。这是一种双离子盐水,用来当作能量的载体,里面溶解的便是NFC的终极武器----bi-ION纳米分子。
溶解着这种纳米分子的电解质能量密度高达瓦时/kg,比传统电池高五倍,如果特斯拉搭载着这样的电池,意味着续航可以达到公里,可以说是惊为天人了。
而这还不是这种神秘电池的全部。液流电池虽名为电池,但并不需要想传统电池那样进行充电来补充能量,而是和加油一样,直接向“油箱”内加满这种电解质就可以。
这和现在动辄就要充个一天一夜的电动汽车相比简直就是云泥之别,哪怕你把市面上最好的号称30分钟急速快充拿出来,也会黯然失色吧。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种电解质的制备源自经过处理的海水,采用了常见而丰富的原材料,且不含任何贵金属和稀土成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毫无负担。
我们都知道,传统电池有一个令人头疼的毛病就是记忆效应。电池的记忆效应,也被称为电池结晶效应,是指在充放电循环使用过程中,某些类型的可充电电池会逐渐失去其可用容量的现象。
这种效应导致电池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储存容量逐渐减少,从而对其工作时间和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而这个问题,在液流电池中便完全不用担心。液流电池并不会产生记忆效应。在液流电池中,电解质溶液在电池内部循环,通过电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电能和化学能的转换。
在这个过程中,电极本身并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即使电流突然增大,也不会破坏电极结构。因此,bi-ION哪怕充电一万次也不会产生记忆效应,这使得这种电池的寿命可以胜过传统锂电池的10倍之高。
可以说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电动车开到半路没电啦。
bi-ION液流电池技术究竟有何黑科技?讲的是神乎其神,那这种名为bi-ION的液流电池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别看它拥有如此之神力,工作原理上却异常的大道至简。其简单的构成包括两个储存电解质的容器和一个发电区,这两个容器之间通过一层关键的隔膜隔离。电解质的离子在隔膜处进行交换,实现了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从而进行放电或充电的过程。
这种电动车独特之处在于它省去了传统电动车充电的繁琐过程,取而代之的是设置了两个容量为升的油箱。通过双枪头系统,电量耗尽的电解液可以轻松被抽出,而新的充满电的电解液则被注入,完成能量的更新和续航的延伸。
所以可以看出,这种电池的关键就在于电解液其中所蕴含的高密度能量。其实液流电池从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但由于其能量密度极低,仅为锂离子电池的十分之一,应用范围一直受到限制。
然而,NFC的电解质成分一直保密,其能量密度竟然达到了锂离子电池的5倍。这不仅让人怀疑是不是NFC使用了什么外星科技。
不过,美国一家名为Influit的能量公司倒是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早在年,这家公司就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纳米电燃料电池,他们使用了氧化铁和γ晶型二氧化锰的纳米颗粒,根据比例不同,在水中混合成浓度不同的悬浮液,从而制造出不同能量密度的电解液,可以做到优于锂电池五倍。
或许NFC公司对美国的突然造访,背后恐怕是早已和Influit达成了某种秘密协议。
NFC挑战锂电霸主:液流电池军事优势或成为突破口考虑到锂离子电池电动车已经占据庞大市场并持续演化,NFC和Influit的液流电池汽车要在这个领域重新崭露头角确实面临不小的挑战。
锂离子电池不断发展出更安全、长续航、寿命更长、充电更快的版本,这让液流电池必须在创新和性能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才能脱颖而出。
然而在军事应用方面,锂离子电池面临的战区充电问题可能成为液流电池的机遇。军用战术车辆,如电动坦克、火炮和装甲车等,对于能源保障有着更高的要求。
锂离子电池的长时间充电过程可能在战场上造成不可忽视的困扰,而液流电池通过加油方式可能更适应军事行动的需求,为军事车辆提供更便捷的能源补给方式。
回溯到NFC选择液流电池电动跑车作为起步,与特斯拉的历史相似,或许透露出NFC在电动车领域的雄心。特斯拉的电动跑车标志着电动车时代的开始,而NFC选择同样的起点可能是有深意的。
这一选择可能是为了先在高端市场确立品牌形象,展示其技术实力和前瞻性,然后逐步渗透到更广泛的市场。
尽管NFC和Influit的液流电池汽车面临着锂离子电池市场的竞争,但在军事应用和战略定位上,液流电池的独特性能或许为其赢得一席之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场电动车的未来之战将更加激烈,而液流电池汽车有望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参与者。
创新背后的烦恼:拉韦基亚如何面对争议与官司?不过,“钢铁侠”的传奇可不止如此,就像马斯克当初广受非议的情况一样,NFC的创始人瑞士人农齐奥·拉韦基亚如今也没好过哪里去。
他也是亲自出现在了宣传片中,没错,就是那辆跑车的驾驶者。其在年就已经展示出三款QUANTiNO型号的电动跑车,紧接着又在年的日内瓦车展的大放光彩,但却一直被世人认为是骗子。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他声称使用了4个QUANTiNO48VOLT电机,每个电机功率高达KW,可在48V电压下提供总共KW的功率。这一宣称被质疑的原因之一是,计算表明流向每个电机的电流高达安培,这在电缆承受范围内几乎是不可能的。
关于QUANTiNO电机的功率,不同版本的传言存在,有说是KW、KW的,而该公司目前网站上标注的是59kW。
第二个引起质疑的原因是有人挖出拉韦基亚年在日内瓦车展上推出过一辆太阳能驱动的跑车,续航高达公里,使用了液流电池。
然而,拉韦基亚因此卷入官司,被指控欺骗一位89岁的女士,涉及金额上千万美元。最终,女士通过法律诉讼收回了数百万美元,而拉韦基亚则被判无罪释放。
这一系列的争议,使得拉韦基亚的声誉备受质疑,与当初马斯克所经历的争议颇为相似。
在科技创业领域,创新往往伴随着挑战和质疑,而拉韦基亚能否在风波中挺过,成为下一个电动车领域的领军人物,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结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马斯克能构建出如今的商业帝国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拉韦基亚是否真的能复刻马斯克的成功之路成为第二个传奇确实令人好奇。
当然,现在很多相关行业都声称相关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一些大学学者也认为这个方向是可行的,这也说明至少方向没错,枭雄还是狗熊也就在一念之间。
大家觉得这位屠龙的少年能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