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我军官兵称小法的越野车,装多燃料

标题所称的“小法”越野车,是法国贝利埃汽车公司年定型投产的GBC8.KT型越野车,该车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远涉重洋来到我国,在我军服役近四十年,参加过多次边界自卫战争和防洪抢险,深得我军好评,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才陆续退出现役,为我国国防建设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一、研发背景

贝利埃公司是法国老牌汽车制造企业,年由马里尤斯·贝利埃一手创建,l年生产出 辆载重车。二战期间,贝利埃公司曾为德军生产车辆和装备器材。年6月诺曼底登陆法国光复后,当局逮捕了贝利埃,贝利埃公司也被收归国有,但仍从事汽车制造。

年,贝利埃公司着手开发一种新型卡车,用于替代贝利埃GBL型4×4卡车,要求该车通行能力更强,能在北非殖民地撒哈拉沙漠等艰苦环境从事石油勘探运输任务。年,贝利埃公司推出了4吨级别、采用MDU25M型柴油发动机的GBC8型Gazelle的6×6卡车。Gazelle,译成汉语意为“瞪羚”,是一种栖息在沙漠、干旱地区和草原,能快速持续奔跑的动物。贝利埃公司将其新车型命名为“瞪羚”,有更好更形象的展示该车优异沙漠性能之意。

GBC8型

GBC8型“瞪羚”问世后,引起了法国军方的兴趣。年法国军方向贝利埃公司订购了台GBC8型“瞪羚”卡车,但要求对原型车进行适当改进。贝利埃公司按照法国军方要求,当年造出样车并完成测试,次年向军方交付首批车辆。这批采用全封闭圆弧形驾驶室的GBC8型“瞪羚”卡车,被命名为GBC8.MK型。

年,法国军方要求贝利埃公司在GBC8.MK型基础上开发新的军用型。贝利埃公司将这一任务交给了设计师夏邦纳,不久拿出了新车型。贝利埃公司在将新车型移交军方前,先期进行了25万公里行驶测试。年7月13日,贝利埃公司将该车试验版本提交军队审查,并准备参加与其他公司的竞争。

GBC8.KT型

从外观上看,新车型特色鲜明,采用矩形前引擎盖、棱角分明的软顶驾驶室,轴距也增加了22厘米,使用排量7.90升的MK型直列五缸多燃料发动机,配备德国采埃孚六速手动变速箱, 理论时速可以达到86公里,百公里油耗36升。

年下半年至年4月,法国军方对贝利埃公司的新车型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和评估,这些测试包括公里常规公路行驶测试,含公里满载行驶测试,公里空载行驶测试。此外还有公里满载山区道路行驶测试、公里鹅卵石道路行驶和公里城市赛道行驶测试。经测试,法国军方总体评价良好,尤其对该车使用的多燃料发动机,评价甚高。

紧接着,也就是在年4月下旬,军方再次对该车进行了2公里更严酷的测试,测试中尽管发现了一些问题,但军方认为该车符合实际使用需求,不久就正式订购,并将其命名为GBC8.KT型,用于替代法军装备的美国吉姆西CCKW型6×6卡车,当时法国军方保守估计需要10辆。贝利埃公司同年安排其在北非摩纳哥、阿尔及利亚的工厂开始生产。

有多种变性车,此外半挂车型

GBC8.KT型服役后,法国军方根据需求,相继将其改装成牵引车、全挂车、自卸车、吊车、救援车、救护车、油罐车等等多种车型。至年停产,GBC8.KT系列军民用版本产量高达3多辆,其中法国军队装备了辆。与此同时,包括中国、葡萄牙、阿尔及利亚在内的多个国家先后采购了该车。

二、引进过程

新中国刚建立时,国内不具备汽车生产能力,使用的都是国民党政府留下的旧货,其中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的品牌较多,被国外戏称为“万国造”。 爆发后,美国更是操纵联合国对中国实行了长达21年的禁运。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我国卡车尤其是重型车主要来自苏联、东德、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国内仅能生产仿苏的解放CA10型中型卡车,产量也不多。上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紧张后,我国卡车来源受到影响,只得拓展新的渠道。

中国代表团访问摩洛哥,图中卡车即为GLC6型

年中国代表团访问摩洛哥,参观了贝利埃公司在当地的汽车制造厂,当时该厂主要产品是中型、重型卡车及大客车,均为中国经济建设急需的车型。此后,贝利埃公司通过摩洛哥将卡车出口到中国。从年到年,贝利埃公司北非工厂就向中国出口了辆GLC6型卡车。

当时中国之所以能够采购摩洛哥工厂的卡车,也是由当时的国际环境决定的。年1月1日,美国为抑制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国家发展,成立了由17个西方发达国家组成的“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具体职责是限制向苏联、中国、东欧诸国等30个国家出口战略物资、高技术装备和稀有物资等。而贝利埃公司总部虽在法国里昂,但在非洲多个国家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均设有汽车制造厂,而当时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坚持对华友好政策,能够有效突破巴统的禁运限制。

年12月13日至年2月5日,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十国,专门参观了贝利埃公司设在摩洛哥的工厂。年1月27日,中国和法国正式建交,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被外国媒体称“外交核爆炸”,标志着中国撬开了欧洲大陆的铁门,同时也为中国加强和贝利埃公司的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年北京法国工业展中的贝利埃卡车展区

年,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了法国工业展览会,时任贝利埃公司总裁保罗.贝利埃携众多工业产品出席了这次展览会,期间周恩来总理和北京市长彭真都参观了展览会。年6月3日,中法签订《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和法国贝利埃汽车公司就四款贝利埃重型汽车技术专利转让合同》,合同规定贝利埃公司向中国转让GBU15、GLM、T25、TBO等四个基本车型和配套的三种发动机相关制造技术。与此同时,中法还签署了贝利埃卡车进口合同,更多的贝利埃卡车开始进入中国。据统计,从年到年,贝利埃公司向中国出口了辆卡车,其中多辆是北非工厂生产的,GBC8.KT型也是那个时期进入中国的。

吉姆西CCKW型斯蒂庞克US6型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缺重”始终困扰着汽车工业,国家建设缺乏重型卡车,国防建设同样缺乏重型牵引车辆。当时我军装备的轮式越野车辆,主要是解放战争缴获国民党军队的美国吉姆西CCKW型、斯蒂庞克US6型,也有从苏联引进技术生产的解放CA30型,这几种车虽然都是6×6驱动,但发动机功率普遍偏低,其中吉姆西CCKW型91马力,斯蒂庞克US6型93马力,解放CA30型马力,只能牵引毫米榴弹炮级别的火炮,无法牵引更重的毫米加农炮、毫米榴弹炮,此类重型火炮当时只有进口苏联的履带牵引车或拖拉机,以及我国自行研制年定型的60式中型履带式牵引车可以牵引,但这些车辆的共同不足,是时速慢、油耗大,使用履带行进对公路损坏严重。

我军曾使用苏制拖拉机牵引重型火炮国产60式履带牵引车

由于缺少轮式重型牵引车,我国在仿制成功苏联毫米加农炮后,不得不暂缓毫米加农榴弹炮的仿制工作。

被我军称为“戴高乐”的GBU15型

GBC8.KT型来到中国后,一定程度程度填补了我军在这方面的空白,其优异性能深得我军好评,其中GBC8.KT型被我军战士称为“小法”或“吉比西”。另一种贝利埃GBU15型被称为“戴高乐”。这两种型号的越野车在我军一直服役至上世纪90年代末。

三、整体性能

从外观上看,GBC8.KT型造型十分硬朗,驾驶室、发动机舱均横平竖直,整体结构有角有棱,充满了阳刚之气。

GBC8.KT型

整车从前往后是发动机舱、驾驶室和车厢,其中最前方的厚重保险杠为槽钢制作,拖车环连接车架位于保险杠靠近中部左右两端,保险杠侧方带有简易脚踏板,保险杠两侧内置防空灯。前脸中网有贝利埃的LOGO。机舱盖前置开启,便于驾驶员后期维护,两侧翼子板上装有转向灯。驾驶室可乘3人,采取开放式、可拆卸软顶设计,其适应性好,改装性能强;驾驶室内有风暖系统,但只有在发动机启动后才能使用,不太适合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地区;方向盘采用液压助力系统,驾驶员操作轻便灵活,驾驶舒适性优于同期国产军用卡车;驾驶室仪表盘装有气压、油量、时速、转速表等基本仪表,布置紧凑;前部风挡玻璃可90°向前折叠。车厢为全金属结构,其上设置有可拆卸车篷,能容纳20名全副武装士兵。备胎支架和升容积油箱分别设置在底盘两侧紧挨驾驶室左右位置,其中备胎支架装有备胎1条,更换轮胎时通过侧面手摇式拨杆操作,十分方便。

GBC8.KT型全重公斤,有效载重4吨,车宽2.4米,车长7.28米,车高3.18米,底盘中部分动器下方离地间隙毫米,后桥减速器壳体下方离地间隙毫米, 涉水深度1.2米, 爬坡度50度,这一爬坡能力在当时世界军车中是少见的,可见其越野性能可以用“十分优异”来表述。

涉水深度1.2米爬坡能力突出,机动性优异

GBC8.KT型采用六条尺寸为12.00-20三角轮胎,均为单胎形式。

GBC8.KT型使用一台排量7.90升的MK型直列五缸多燃料发动机,气缸规格为×毫米,转/分时功率马力,油箱容积升,一次加油行程公里, 时速80公里,平均油耗为百公里36升。采用采埃孚ZFS6-55型变速箱,有六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 输入扭矩N.m。分动箱为HWT型,驱动模式为分时6×6。转向机构采用FDXS17型循迹球转向器,带有高低压管路的液压助力机构。

MK型直列五缸多燃料发动机

GBC8.KT型采用多燃料发动机,这一技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世界军用车行业流行。所谓多燃料发动机,就是可以使用柴油、汽油、 甚至植物油等多种燃料的发动机,作为军车可有效提高车辆战备性能,不足之处是有时会导致功率严重下降。

GBC8.KT型在我军服役期间,我军官兵对该车有着很好的评价,网上相关文章很多,大家有机会可以查找浏览。

笔者 次见到该车,还是当年从年华北大阅兵画报上看到的,当时并不知道该车型号。多年后,一位朋友见笔者收藏有当时的电子图片,说这车是“小法”,是当年从法国进口的。这位朋友早年曾在炮兵部队从事汽车维修工作,除维修过“小法”外,还维修过东方红牵引车、60式履带牵引车和苏联“大狗熊”牵引车(不知具体品牌)。但他对“小法”情有独钟,评价很高,认为其“耐用”“可靠”。

华北阅兵图片,此时“小法”牵引高炮通过检阅台我军指战员与GBC8.KT合影

在浏览网站时,笔者也经常看到有网友的评价,在此摘录一位曾驾驶过法国贝利埃越野车的网友评论:“总体感觉越野性能很好,特别是在通过戈壁滩沙土道路,流水冲击沟坎,爬较大坡度,过砺石滩时,比当时的我国解放CA30好一些,比捷克太脱拉要差一点,和苏联乌拉尔性能基本相同”。

四、参战情况

GBC8.KT型进入中国后,主要在我军炮兵部队服役,用于牵引多种榴弹炮、加农炮和高射炮。

行进中的GBC8.KT型车队,此时牵引的是毫米加榴炮行进在丛林中的GBC8.KT型车队

据记载,在我军服役期间,GBC8.KT型曾参加过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和其后历时多年的边界轮战,其出色性能给当年驾驶过的汽车兵留下了深刻影响。

五、是否仿制

前面提到,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曾引进法国GBU15、GLM、T25、TBO等四种贝利埃汽车技术,其中GBU15型是重型越野车,GLM型是民用型12吨级载重车,T25型是用于基础建设和矿山开发的重型自卸车,TBO型是大型设备运输和拖曳的鞍式牵引车,我国均有仿制成功的车型。

东方红型

当时我国并没有引进GBC8MT型技术,至于有资料称 拖拉机制造厂的东方红型重型越野车,是根据GBC8MT型反向测绘仿制的,说的并不对。单说核心部件发动机,东方红型采用的是仿捷克太脱拉风冷发动机,与GBC8MT型的多燃料发动机有很大区别,如果硬要说“仿制”,充其量也就是东方红型在设计中,对GBC8MT型有部分参照而已。

六、后话

世事多变,对企业也是如此。年贝利埃公司并入雪铁龙汽车公司。年雪铁龙公司的母公司米其林集团决定放弃汽车制造业,并将雪铁龙公司卖与标致汽车公司,而把雪铁龙公司下属贝利埃公司卖与雷诺集团。年,贝利埃公司和萨维姆汽车公司合并,成为法国 卡车制造商并更名为雷诺商用车股份有限公司,是雷诺集团商用车辆分部。此后,又于年收购道奇欧洲部,年收购美国 品牌Mack,这时的雷诺商用车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强大的国际集团。1年1月2日,雷诺商用车股份有限公司加入沃尔沃集团,使沃尔沃集团成为欧洲 、全球第二大卡车制造商。(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471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