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浑源县的工商业有七十二个行头。这只是泛指,说明工商业的兴旺发达,据史料记载:浑源地处塞北边陲,既与河北、内蒙古接壤,又是勾通晋、蒙、冀、绥、察交通的要道。古时候这里人烟稀少,地脊民贫,故有“雁门关外野人家”之说。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国后,燕云十六州重归内地。
为了维持边境的安靖,发展生产,先后从内地经洪洞迁来不少移民在此定居。他们除勤恳地务农之外,还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条件,从事一些手工业生产劳动。这样就出现了采煤、铸铁、制陶等手工业的专业生产。同时,经商的、搞运输的也有了兴起。
满清入关,采取了一些拢络汉族的措施,鼓励居民搞工副业生产。别是在“康、乾盛世”期间,一些明智的地方官,更加注意支持鼓励工商业发展,诸如辟市场,建铺面减税收,办作坊等。据州志记载:顺治庚子年知州张崇德让人在西门外沙河左右筑舍定居,并开设作坊、字号(买卖),命名为顺城街。从此,在清王朝统治下的二百多年间,浑源县的工商业是持续发展的。
到了民国初年,七十二行具全,产品包括了人们的吃、穿、喝、用、住各种用品。简直是从生产到生活、从家内到院中各种必需品,几乎应有尽有。那时的浑源工商业在雁北来说,市场之繁荣,经济之活跃是手屈一指的。就连大同府也少逊一筹。因而传出了“南有晋城、北有浑源”之誉称。
据史料统计,一九一九年全县经营工商业的户数达二千零五十二户,从业人员一万三千二百多人。
其中:
工业28行,户,人
商业17行,户,人;
服务9行,户,人;
兼营,18行,户,人。
在这些行业当中尤以酿酒业、造币、砂器、毡帽、制鞋、铜铁器、编织领先。
酿酒业(缸房),为浑源历史行头,民国初年为鼎盛时期。早在多年前,浑源就有了酿酒业。从李村春秋战国古墓发现的青铜盛酒器具,如牺樽酒炉,豆洗盘鼎等远古时期酒器足以证明浑源的酿酒业历史非常悠久。
到公元7世纪的唐代后期,浑源酿酒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一改以往过滤清法获得酒液,俗称酵酒(发酵酒)的生产工艺,而代以蒸馏凝结法提取酒液,生产出的酒名曰“浑源烧酒”。
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酒,色泽,气味,口感等色香味感官指标,都与滤清法生产的发酵酒大为不同,较接近于现代的白酒。到了清乾隆年间(-),浑源酿造烧酒的缸坊已近百家。主要缸坊有冯记、复隆、吕东、隆盛、集成、天元、天顺、天德、天成、纯德、广全、集义、泉盛、泉溢、永和、永世、永隆、万兴隆、德厚成、裕德成、福恒德、福胜宫、兴顺成等。
光绪年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浑源古城和部分村庄生产烧酒的缸坊已达家,平均年产酒斤。除少部分在本县城乡销售外,大量烧酒销往远、包头、乌兰巴托、恰克图、西安、兰州、北京、唐县、行唐、保定、石家庄、山海关等地。随着恒山烧酒产量日增,“想抽水烟到兰州,想喝烧酒浑源州”的盛誉响彻长城内外。
民国期间当时经营者有一百二十多户,从业人员一千余人。甑锅二百口,每口锅日产白酒百斤,全行每天日产二万斤,年产近四千吨。大部运往河北、内蒙等地,再从当地换回棉、布、粮、畜。当时规模较大者有:楼子缸房(王得成、李少六)、四合荣(李少六)、万景隆(栗姓)、豫丰恒(尚姓)、德盛新(王友三)、义喻成(赵姓),每家资本均在银元三千元左右。为了运输方便,各家还自养骡子几十头,本行还自行印发纸钞(钱帖),在商场流通,为五大行商之一。
造纸(纸坊):为浑源手工业的第二大行业,全行共有二十八户,五百多工人,一百多只(线坑),每天每只线生产大麻纸五千张(一),全行日产百捆,年产三万捆。除本县销售外,大部运往邻县与内蒙。
制鞋(靴匠):全行有五十多户,二百余人。以手艺精巧、式样大方而闻名邻县。“七·七”事变后,因生产萧条,生活无着,而外流邻县及内蒙有近百人。仅应县一地即有浑源鞋匠二十多人。
铁器业(铁匠炉):全行有三十多户,一百多名工匠。规模最大者三盘炉子十个人。其余都是父子、兄弟炉,生产和加工小农具和日用工具。如镰刀、锄片、锹、镢、之类。产品销至南、北邻省。49年后又发展到上百户,有专打牲畜掌的“蹄炉”,专打鞋钉的钉炉。建合作社时,一部分因技术不高而改行,另就它业。
铜器业(铜匠铺):全行业有三十多户一百余人,都有简陋的作坊。一种生产壶盆、瓢、勺日用家具;另一种专门打造锣、等乐器。最大的一家为詹铜铺,有工人三十多个,抗战中因原料属军火类,故来源缺乏,生产萧条。
砂器业(砂吊炉):此行只有韩村一地农民兼营,利用当地两种原料土、烧制成盆、吊、壶、罐之类的器皿,最多时有二十多户六十余人,每年产货十多万件,近售邻县,远销内蒙、张家口、天津等地。
硫磺业(烧磺窑):大磁窑、官王铺、大西沟等村农民利用当地硫矿烧制硫磺,有三十多家,五、六十人,年产硫磺三、四万斤,供做炸药和火柴之用。三年解放战争时期极为兴旺,对边区制作武器提供不少原料。建国后国家不再收购,因无销路,自行淘汰。
另外,本地盛产黄芪,从事黄芪加工业(黄芪庄)的有三百多人。是浑源第三个大行业,也是民国雇用女工最早最多的一家。黄芪是一种发热、解署的中药材,全国只有东北和山西的浑源、应县二县生产,故为重出口物质,全县最高年产达70多万斤芪,先由女工切刮枝权为单条,再加工切片,打包成捆,运往天津、广州出口。
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运输业的发展,据当地群众说,当时跑河北的骡子就有五百多头,二百多人。跑内蒙的大车一百余辆,二百多人,骆驼二百五十多头,一百多人。由此相应地带动了棉布、杂货、饮食、碾米、榨油、旅店、饼面铺等行业日渐发展;应用而生的信贷行业—银号、钱铺也相继问世了。
钱行:首推西关薛姓的裕盛公,其次是恒兴、恒裕、裕通银号。概以银元为本位币,在当地与纸钞、铜元折兑;大同、太原、绥远(呼和浩特市)均设有联号,以及天津口岸的黄芪、白酒、杂粮等使用帖子(汇票)汇兑。
当铺:主营棉布、尼绒、绸缎及百杂货零销,有李姓永世荣,王姓晋福源,杨姓协盛恒,刘姓聚德昌和广兴义,还有小铺近二十家。
店铺:中转贸易货栈,屯集外来货物批发,主要控制市面如万隆店、锦货店、永兴店,专项小店近十余家。
油碾坊:备有作坊和店铺,收购杂粮碾米、磨面、榨油销售,不酿酒。最享盛誉者为德聚隆、全和公,福裕厚,另有小面铺近三十家。
饼面铺:极具垄断性的是三合义,依业主姓氏取号的小铺还有五十多家,加工销售月饼、糕点等熟食品。
药行:中药铺和成恒、义和源控制着基本市面,诊疗兼售药的小所小堂还有十多家。
果菜行:经营海鲜、果品、烟叶、糖、盐、纸张、麻、皮等,基本由聚生茂、杨子铺控制,还有时起时落的季节性小铺面三十多家。
此外,加工销售小商摊贩还有陶瓷、书籍、笼萝、副食、肉食、杂货、旅店、饭店、服装、鞋帽、皮麻、洗染等等上百家。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三教九流,不计其数。
总的来说民国18-28年(-年),是所有行业日新月异,兴旺发达的“流金岁月”,尤其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的石桥、沙河桥、木市街等闹市区,店铺林立,摊位满街,甚为壮观。但自“七、七”事变之后,倭寇侵害,兵匪掳掠,许多商行日渐萧条。
特别是年7月15日(农历五月二十九)南山暴雨成灾,唐河坝堤崩塌,洪水溢漫,西关、南头、沙河桥、木市街等淹没在汪洋之中,坍塌房屋三千余间,死伤四千余人(包括部分乡村),四关商行家毁人亡,损失惨重。享誉三百多年的酿酒作坊减少近百分之七十。东路大茬(豌豆曲)白酒再不能“象清泉畅流四方”。年公私合营之后,那些曾经盛极许久的行当,都挂上了新的招牌,只有和成恒药行的名字保留了下来。
和成恒,起始于年。河北省武安县龙泉村人武寿山,号修仁,15岁随父亲到浑源,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于是购房立户建号,开设中草药营销业四十余年。年,57岁的武寿山第三次续弦伊少艾,后来到天津口岸专营浑源的黄芪生意,将宝号委托给内兄伊守谦,为资方代理人。
先后聘任周永寿、周永惠兄弟为经理,直到年社会主义改造时公私合营,乃至走上国营企业轨道,改为药材公司第一门市部,地址门面未变,人们习惯仍叫和成恒。改革开放后门面进行了扩展,正式恢复为和成恒。这是全县城唯一一家保持百年久盛不衰的老字号。
北岳恒山.山西浑源参考资料:《浑源州志》《北岳恒山志》,图片非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