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行业研究十四五有望迎来外延注入高

(报告出品方/作者:浙商证券,邱世梁、王华君)

1.十四五国防大发展,军工集团上市公司有望迎资产注入高峰

年为起始,十四五期间有望迎来军工央企资产注入高峰期:

国家推进国企改革,目标“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年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相关改革举措有望加速;

“十四五”国防装备大放量,军工科研院所有望加快资产注入:军工科研院所资产注入有利于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有效防止产研分离,带来高精尖优质技术资产的同时,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增厚集团总资产,利润的改善又为科研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形成正向互动效应,院所走向市场化、资本化、公开化是长期必然发展趋势。

借力资本市场助推科研院所改制,完善运营机制,强化激励约束:院所优质资产注入可进一步健全运营机制,强化法人治理结构,有力解决原激励约束不到位、科研人员待遇偏低、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等问题,在市场化机制下加快先进技术军转民,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

1.1.十大军工集团资产收入稳健增长,下属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十三五”以来,军工集团立足自身聚焦主业,结合我国军备科技发展业绩不断增长。自年以来,我国十大军工集团不断提质增效、改革创新,多家集团总资产均获得明显增长。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为例,~H1总资产从亿增至亿,复合增速15%,主要系集团领导大力推进研发创新,积极推进产业发展,提升管理效率所致。十大军工集团作为军工行业央企上市公司的核心控股股东以及军工行业研发、生产、制造的中坚力量,稳健增长彰显行业整体向上的积极态势。下表为-H1军工集团总资产金额及复合增速一览,其中由于船舶集团于年由中船重工集团和中船工业集团合并而成,为保证数据计算统一性,表格中展示船舶集团-年总资产为原两集团合并数额,中核集团为中核集团及中核工业集团之和,年以后仅统计中国核工业集团。

多家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大幅提升,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集团整体。年以来,多家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有所提升,上市企业资产价值不断增长有效增厚集团总资产,进一步提升集团业绩及盈利能力。以中航工业集团为例,年其上市公司总资产亿元,集团资产证券化率43%;经过多年有效国企改革,推动优质企业上市,年H1上市公司总资产亿元,集团资产证券化率80%,显著提升国有资本总量。集团积极推动优质资产注入上市,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高效运作,双向促进业绩向好。

资产注入作为一种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提升生产经营效率、降杠杆减负债防风险的有效措施,可以在提升公司整体业绩效益的前提下,为股东及核心骨干员工带来丰厚利益,有助于公司/行业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更好地承担国家对国防军工行业的需求。

经过我国国防军工行业多年发展,目前已经从“小步快跑”追赶代际差到“批产放量”大规模列装阶段,国防军工已经迎来“补偿式”发展。“先进型号高效、低成本放量”是当前国防军工行业所要承担的重要职责,高效:即满足下游客户对先进武器装备数量/列装速度上的要求;低成本:即在装备放量过程中不断降低成本、从而实现阶梯降价。

在这一背景下,在“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要求下,进行优质资产改革注入,军工上市公司实现外延并购,对提升资产经营效率、增厚集团业绩、做大国有资本、调动公司管理层及核心骨干员工积极性,对于公司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判断军工央企下属上市公司资产注入整合将是大势所趋。

1.2.年: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资产注入有望加速

年,党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本轮国企改革拉开序幕。国企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正好契合了当下军工央企所承担的武器装备高效低成本放量、行业高效发展的重要职责。

国企改革提出了“划分国企类别分类推进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共七大改革领域。为推进改革实施,先后开展了“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课改示范行动”、“11家央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等多项改革专项工程,从年起统一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框架下。

提高中央企业资产证券化率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年国企改革启动以来,国资委多项工作会议表示将加大力度推进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推动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中央企业资产证券汇率,央企在军民融合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年将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多家军工央企年工作会提及加速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在此背景下,预计包括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等外延并购行动有望持续加速。

1.3.板块进入较高性价比配置区,内生稳健,外延有望带来超预期增长

军工行业高景气度及中长期投资逻辑没有改变,经本轮回调投资价值凸显,板块估值进入高性价比配置区。年初至今申万国防军工指数累计下跌16.8%,目前整体PE为60倍,处于历史高点的24%分位,军工指数.30点,处于历史高点的50%分位,配置价值凸显;考虑到十四五产业链上下游多维度高景气,及年产能扩张、业绩释放、多家企业股权激励有望落地等促进因素,行业中长期投资逻辑没有改变。中长期看,国防板块逻辑坚实,在需求爆发式增长的行业大背景下确定性高成长,叠加国企改革加速,资产注入预期有望提升,军工内生外延双驱动,共振相关个股成长。(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多家军工集团下属上市公司已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32家军工央企上市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工作。经统计,自年以来,军工集团下属上市公司累计已有32家已经先后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及发行股份购买重要资产,累计注入评估价值超亿资产,占总占所有军工央企旗下A股上市公司数量比例已经达到35%。

继年资产整合高峰期后,“十四五”开局之年又迎新热潮。根据重大资产重组过户完成日期统计,自年军工集团整合注入高峰期后,-年保持平稳发展状态,年随着“国企三年改革行动”不断推进,企业资产注入掀起一轮新高峰,年共有8家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工作,年及十四五期间有望持续保持高位。

中电科集团重大重组公司最多。各大军工集团横向比较来看,中电科、航天科技、中国船舶等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较多,各军工央企资产整合均还有提升空间。

重组带来净利润显著提升。从重大资产重组注入前后收入对比来看,累计33家公司重组前期总收入合计亿,资产注入后当期总收入合计亿,同比增幅28%;从重大资产重组前后归母净利润对比来看,重组前归母净利润合计46亿,重组后当期净利润合计84亿,同比增速83%,归母净利润涨幅明显。

2.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十四五”改革走在前列,有望迎接整体大变革

“十四五”改革走在前列,子集团---上市公司整合稳步走,核心资产后续有望持续注入整合:中电科集团下属共有47家研究院所,主营军民用软件与信息服务、能源电子、安全电子和基础电子产品等。中电科集团开启了“子集团组建-上市公司激励-优质资产注入”的稳健道路:年,以原通信事业部为基础,7所、34所、39所、50所、54所等五个组成通信子集团;18所、力神股份组建电能源子集团;15所、太极股份组建电科太极集团;8所、16所、38所、43所组建电科博微子集团,整合子集团核心业务资质,打造多领域世界一流研发力量。

多家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激励、资产注入。近些年中电科下属上市公司有国睿科技、中瓷电子、凤凰光学、四创电子、卫士通、杰赛科技、太极股份、电科数字进行了相关资产注入,集团动作频频,逐步将多家上市公司打造成电子信息专业领域龙头,多项院所优质资产注入公司,如卫士通“网安第一家”、中瓷电子“半导体及氮化镓业务”、杰赛科技军用通信等,后期有望为公司业绩贡献丰厚利润。

核心资产有望持续注入整合,整体将迎大变革。继年中电科下属4家科研院所入选首批41家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名单,同时集团公司以下属子集团为平台整合相关院所资产,并实现核心院所资产有效改制,对我国院所改制多元化发展有强象征参考意义。

“三层架构两级经营”,借力资本市场提质增效。集团公司通过“三层架构两级经营”通过上市平台有效并购整合子集团内部资产,同时实现业务整合及资产证券化率的提升。同时集团通过内生外延双管齐下方式,并购外部业务协同资产补齐短板,进一步丰富产业链,打造所属行业龙头。

西南电子研究所(10所):我国最早建立的专业从事军事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重点系统工程研制和装备中试生产的骨干研究所。通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以军事电子为主、兼有国家行业技术发展的新型科技机构;院所在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获取与探测技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建模仿真理论与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伺服控制等方面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及研发优势。

河北半导体研究所(13所):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技术力量雄厚、专业结构配套的综合性半导体研究所,主要涉及微电子、光电子和微机械电子系统(MEMS)等三大领域,其产品涵盖基础支撑类(半导体材料和电子封装外壳)、芯片类(各类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以及应用类(微波毫米波的模块、组件和小整机)等多项专业设备。

南京雷达技术研究所(14所):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先驱者,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14所在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雷达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对抗、遥感信息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光学工程、大气科学、水声工程、数学、物理学、统计学、弹道学、图象处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方面均有高技术水准,引领我国相关行业研发生产。

2.2航天科工集团:未来有望加速注入,核心院所上市平台优先受益

航天科工资产证券化率低,H1仅14%,后续有望加速提升,核心院所下属上市平台预期将优先受益:航天科工集团是我国重要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固体运载火箭、空间技术产品、飞航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发、生产制造单位。集团主营业务包括航天防务、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产品涉及陆、海、空、天、电磁等各个领域,导弹武器装备整体水平国内领先,多项专业技术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早起资本运作较少,现阶段整体资产证券化率较低。年以来,集团下属航天发展、航天长峰、航天通信、航天信息、航天科技、航天电器均进行过资产注入,逐步形成了目前各公司主营业务。

积极响应国企改革方案,加速注入值得期待。为贯彻落实国资委发布的推进国企改革,优质资产注入上市相关要求,集团在院所改制、国企混改、股权激励、资产注入等方面有望不断加速,结合集团目前整体资产证券化率较低,我们认为未来航天科工集团下属公司存在较大向上空间,多家优质院所下属上市平台有望优先受益,如航天长峰是航天科工二院唯一上市平台,航天科技是航天科工三院唯一上市平台,航天晨光则是航天科工唯一装备制造平台等。

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二院):成立于年,是集开发、研制、生产、试验和服务为一体,以系统总体技术、体系研究和系统集成技术为主导,以微电子、电光子、机电技术为基础,在武器系统总体、导弹总体、精确制导、雷达探测、目标特性及目标识别、仿真技术、军用计算机及共性软件、地面设备与发射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的综合性研究院。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三院):我国唯一的集研究、设计、试验、生产为一体的飞航导弹科研生产基地,下设23个部、厂、所及民品公司,是中国飞航导弹事业的中坚力量。自成立以来,该院先后研制成功舰舰、岸舰、空舰等多系列、多型号飞航导弹上百余种,获得国家级和部级研究成果多项。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四院):我国固体运载火箭研制生产的主体与技术抓总单位、特种越野车及底盘研发生产的主要单位,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力量。共有成员单位31个,主要分布在武汉、北京、南京、孝感、远安,总资产逾亿元;除特种装备外,航天三江集团业务主要聚焦商业航天、激光产业、特种车辆及重工装备、能源装备产业;并拓展信息产业、微电子与微系统、金融租赁等领域。在商业航天领域,航天三江研制的快舟一号甲通用型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实施两次商业发射。

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十院):是我国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三大总体单位之一,是国内唯一专业配套相对完整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战略后方基地。集团主要涉及机械、电子、电器、化工、冶金等行业,拥有武器系统总体、导弹总体、制导控制、探测制导、指挥控制、发射控制等核心专业,在化学电源、微特电机、伺服机构、惯性器件、继电器与电连接器、光电转换器件、特种方舱等产品研制生产领域具有较强优势和协作配套能力;集团充分发挥航天军工技术优势,做强做优民用产业,形成了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三大板块。努力提升集团产业化发展能力,许多产品在民用产业细分市场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3中国船舶集团:两船合并业务统一规划,平台整合势在必行

“中国神船”引领我国舰船海洋装备发展,两船集团合并后下属上市平台整合势在必行,未来有望小体量公司优先注入,递推至大体量公司逐步整合。中国船舶集团由原中船重工集团及中船工业集团自年合并形成,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船舶海洋装备制造商,主营海军装备、民用船舶及配套、非船舶装备的研发生产制造,在大做强造船主业的同时,集团还积极发展壮大修船业、船用配套以及钢结构等非船业务。合并之后形成的“中国神船”,有望在多项专业领域中持续发挥领军作用。

“行政合并-产业梳理-资产整合”,中船科技重大资产重组吹响合并后改革号角。中国船舶集团自年合并以来,有关上市公司同业竞争及资产整合等事项一直按兵不动,主要在进行行政人事层面的整合梳理,制定系列“中国神船”后续发展及规划措施。

平台整合注入势在必行,“从小到大”稳健推进。集团资产计划分四个产业方向、打造十个产业板块,包括海洋装备产业(船舶与海工装备、动力装备、水中装备)、战略新兴产业(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机电装备产业(交通运输、特种装备)、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军贸物流、金融服务)等产业格局,概括为四大领域、十大军民融合产业方向。我们认为随着产业版块逐步明确,集团整体资本运作空间较大,集团公司从小体量公司为开端,多家上市平台有序整合,逐步剥离不良资产,整合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并注入优良院所和科技类资产。多家上市公司有望从集团高科技类资产整合中获益,承接科研院所优质资产。

2.4兵器工业集团:逐步走向市场化,打造陆军装备标杆企业

以“中兵红箭”等公司注入运营为范本,其余上市公司有望承接所属子集团优质资产: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面向海陆空及火箭军、武警等各军兵种,在装甲突击、防空反导、精确打击、远程压制、高效毁伤、信息夜视等六大领域提供战略性、基础性技术装备的重要集团;是国家安全和三军装备发展的重要基础,陆军研发主体。目前旗下共计14家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74倍。

中兵红箭资产注入打造特种装备+工业金刚石稀缺龙头,标杆示范集团后续资本运作发展思路。年以来,兵器工业集团共有中兵红箭、北方国际、北化股份发送重大资产重组。以中兵红箭为例,其年装入中南钻石子公司及相关业务,目前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工业金刚石龙头;年注入的弹药资产是我国智能弹药关键制造资产,其未来新增智能弹药列装+实战演练频率提升带来的消耗利好需求增长;公司技术壁垒高,赛道卡位强,资质背景雄厚,产能充分,后期有望全方位受益于兵器工业集团需求量增长与我国军队智能弹药采购。中兵红箭的成功资产注入为集团打造了成功运作的标杆,对集团后续其他上市平台资本运作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中兵红箭防务资产整合注入,高技术实力、多市场需求、强股东背景共促公司业绩上升。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兵器集团下属北方红阳、北方红宇、红宇专汽、北方向东、北方滨海、江机特种六家公司%股权,成功注入防务装备相关资产,具备大口径炮弹、智能弹药、导弹火箭弹等研发生产能力,成为兵器集团下属专业弹药上市平台,A股稀缺防务标的。综合考虑公司自身强研发技术实力,智能弹药随新增列装+实战演练频率提升带来的消耗大幅增长,公司受到兵器集团的重点支持及资源倾斜,多重利好共促公司业绩上涨。

多家优质子集团内资产有望整合进入上市平台。集团公司以下属子集团为平台整合相关院所资产,在有效壮大上市平台、提质增效的同时实现核心院所资产有效改制;优质子集团如北方导航科技集团、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豫西工业集团、北方光电集团、北方凌云工业集团等,后续都有望为下属上市平台资本运作提供有力支撑。

2.5中航工业集团:资本运作领军者,资产证券化率最高

中航工业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达80%,军工集团最高,预计集团未来以打造多家细分赛道龙头公司为发展思路,借助现有上市公司平台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可能性较低。中航工业集团是我国航空领域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其主营业务包括航空业务、非航空业务和现代服务业三大板块,集团公司设有航空武器装备、军用运输类飞机、直升机、机载系统与汽车零部件、通用航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航空供应链与军贸、是目前军工集团中资产证券化率最高的集团,其资本运作、资产注入、推进未上市公司上市走在行业前列,为我国国企改革运作进行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及示范作用。

中航沈飞、中航西飞等重大资产重组后成为军用飞机龙头,具备重要战略意义及象征意义。自年以来,集团下属中航沈飞、中航西飞、中航高科、宝胜股份均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后多家公司主营业务发生了显著变动,整体资产质量有大幅提升,公司资产总额、盈利能力也不断向好。以中航西飞为例,其于年完成了贵州新安等资产置出,装入航空工业陕飞、西飞、天飞%股权,形成以陕飞集团、西飞集团为主体的我国稀缺大飞机、战略轰炸机制造龙头,成为航空工业集团专业领域龙头公司。

“群狼战术”打造多家细分赛道标杆上市平台,院所优质资产有望加快推进上市,现有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可能性较小。中航工业集团是目前我国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最高的集团(H1达80%),多数军品已完成证券化,剩余资产注入空间较有限;集团发展战略为“群狼战术”,在多个细分赛道打造龙头上市平台,引领相关行业快速发展,后续集团内优质资产有望加快推进单独上市动作,已有上市公司持续进行重要资产注入可能性较小;因中航工业集团在资本运作、国企改革等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有关院所面向市场化、创新化发展可能也率先而行,其后期院所改制、院所注入等值得期待。

2.6航天科技集团:资产证券化率低,后期有望加速改革

资产证券化率低仅18%,优质院所资产众多:航天科技集团主营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等,是我国运载火箭、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飞行器等重点研发生产单位。集团公司创造了以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两大里程碑为标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在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集团业务涉密程度高,现阶段整体资产证券化率较低。年以来,集团下属康拓红外、航天动力、航天彩虹、航天机电、航天电子、四维图新均进行过资产注入,逐步形成了目前各公司主营业务

核心资产注入未来可期,资产证券化率提升空间较大。同航天科工集团类似,航天科技集团早起资本运作动作较少,近些年响应国资委要求及自身发展需要,在院所改制、资产注入等方面有望改进,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做大做强国有资本,核心资产注入值得期待,我们认为未来航天科技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有望不断提升。

运载火箭研究院(一院):航天第一研究院,位于北京市,成立于年,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航天第五研究院,位于北京市,成立于年,是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基地,主要从事研究、探索和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途径;参与制定国家空间事业发展的规划;研制各类航天器及地面设备。(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十一院):航天第十一研究院,位于北京市,成立于年,研究院主要从事飞行器空气动力综合技术研究,开发和研制了各种飞行器气动外形优化设计平台和气动性能预测方法。

2.7中国电子信息集团:资产证券化率稳中有升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国有IT企业,以提供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为主营业务,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综合性IT企业集团。其核心业务分部在设计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在集成电路与关键元器件、软件与系统集成、高新电子、计算机及核心零部件、移动通信终端与服务、电子商贸与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较强竞争优势。

资产证券化率稳中有升,集团板块定位不断清晰。中国电子信息集团随着多年不断将非军工核心资产注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不断提升,已从年49%提升至H1近60%,资产证券化率稳中有升。后期随着集团多个子版块定位不断清晰,相关军工/民品核心业务有望持续整合,如振华科技已成为集团电子元器件和军工业务主要上市公司平台,中国长城重大重组后成为集团唯一拥有完整可控信息平台的上市公司等,都为集团后续资本运作提供良好范例。

2.8兵器装备集团:重点发力汽车装备领域

汽车装备制造领域领军者,拥有“长安汽车”、“江铃汽车”等知名品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现拥有长安、天威等50多家企业和研发机构,拥有特种产品、车辆、装备制造等主业板块,培育出了“长安汽车”、“天威变压器”等一批知名品牌。目前集团下属汽车及零配件、石油开采及贸易、矿产品开采及有色金属批发业务、摩托车及零配件、输变电机新能源、光电和其他业务板块,其中汽车及零配件业务占比最大,达到一半以上。

下属院所资源较少,后期以发展非军品汽车业务为主。兵器装备集团H1资产证券化率48%,主要集中在汽车整车、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领域,军品上市业务较少;且集团下属研究院所数目少,主要有西南自动化研究所(58所)、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59所)、兵器装备研究所(所)、上海电控研究所(所)等,后续军工资产重大资产重组概率较低。

2.9中核集团:资本运营少,有望受益清洁能源稳健发展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以核军工、核电建设为基础,承担国家级核工程建设、清洁能源“绿电”开发、核事故应急救援等工作。集团公司承担大量国防科技军工核工业任务,在清洁能源领域,集团公司完成多项压水堆、实验快中子反应堆、重水堆等核电站建造,具备多台核电机组建造能力。目前整体重大资产公司数目较低,且集团公司涉密程度高,其军品业务后续资本运作可能性较低,后期清洁能源相关上市公司有望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稳健发展。

3.典型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以中国海防为例

年、年两次重组成为中国船舶集团海洋电子信息业务上市平台。-年,中船重工集团将水下信息探测、水下信息获取及水下信息对抗系统业务注入中国海防,整合了以水生电子为主的军品业务及包括智能制造、卫星通导、油气设备、新能源设备、智能交通及环保设备在内的民用业务。

子公司股权注入,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年,长城电子以及赛思科注入中电广通,长城电子借壳上市,公司更名为“中国海防”。年,海声科技、辽海装备、杰瑞科技、连云港杰瑞电子、青岛杰瑞自动化、中船永志股权注入,主要业务均为船用配套设备制造,公司业务实现拓展,旗下子公司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均稳步提升,进一步增厚上市公司利润。

重组后公司业绩显著增长,注入水声防务资产成主要利润来源。公司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年实现营收47亿元(+15%),归母净利7.5亿元;Q3营收30亿元(+7%),归母净利润4.5亿元(+24%);水声电子防务产品、电子信息产品、特装电子产品、专业技术服务H1增速38%、84%、35%、90%。水声电子防务产品占总营收超过40%,年水声电子防务产品实现营收20亿元。

公司已成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电子信息板块创新型平台,资产整合注入具备重要象征意义。公司是中国船舶电子信息业务板块资本运作平台、海洋防务与信息对抗装备集成发展平台、应用产业电子信息相关业务创新平台,依托中国船舶强大资源优势,致力于成为国内海军信息化领军企业。目前,中国船舶集团已经发布十四五规划,未来5年进一步突出质量效益领先的发展原则。伴随两船集团重组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公司未来业务协同性与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公司未来将保持电子信息板块定位。年11月,中船工业集团与中船重工集团联合重组,合并成为中国船舶集团。随后,原中船工业子公司中船科技拟收购海鹰科技的方案未得到证监会通过。鉴于公司证券化率在集团电子信息板块处于首位,未来继续有望保持其在中船重工中的定位,成为中国船舶集团唯一电子信息化上市平台。

公司体外资产规模庞大,未来资产注入预期值得期待。目前,中船集团旗下军用电子信息资产涵盖探测与对抗、指挥控制与计算机、导航与通信三个板块,拥有6家企业以及12家科研院所,与公司在电子信息传输、水声对抗/反对抗系统/海洋动力监测/海洋大数据探测等多个业务方面存在相关协同。结合公司定位以及资产证券化趋势,有望整合中船集团多个水上水下业务板块,实现舰船电子信息板块业务整合,进一步提高集团效益以及公司在海军信息化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舰船研究院(七院):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军品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开发中心,主要从事舰船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舰船系统顶层技术研究等,成功研究设计了多型水面舰艇、潜艇以及舰载武器装备、配套设备,并利用军工技术成功地开发形成了一批高科技民品产业,建立起了具有相当规模的舰船科学技术研究体系;院所多年来完成了多型水面舰艇、潜艇、水中兵器、信息电子、舰船动力等装备型号研制、重大装备工程总主承包及重点课题的基础研究、预先研究,在顶层设计、系统集成,工程型号组织管理、技术协调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七〇一所):是我国从事舰船研究设计的国防核心科研事业单位,被誉为“战舰摇篮”;拥有舰船设计建造总体研究室(部)、专业研究室、电磁兼容性重点实验室、声隐身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多项专业机构,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舰船电磁兼容技术、工程力学等方向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与研发实力;

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七一五所):主要从事水声电子设备和海洋仪器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强的从事声纳装备研制生产的重点军工骨干研究所;七一五所内建有国防水声计量一级站和声纳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的重要技术机构,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室内中低频消声试验水池、湖上水声测试船等一批国内一流的水声科研设施等;

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七一六所):是国内自动控制、电子信息系统、电子设备平台、系统仿真、软件开发及测试专业的国家重点研究所,从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两大业务方向,建有完整的科研生产管理体系,拥有四个行业测试中心、四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省级工程中心、一个机电产品制造中心。服务于船舶、航空、航天、兵器、核工业以及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能源、医药等行业和领域。

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七二六所):是以水声对抗技术为主导专业的国防科研重点事业单位,建有水声对抗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中国舰船研究院水声工程专业的博士、硕士培养单位,在水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等专业方向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与研发实力;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32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