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占领奥运领奖台,安踏是如何取代李宁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pf.39.net/bdfyy/dbfzl/220608/10959662.html
白癜风初期是什么症状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708/7282164.html

38金、32银、18铜,金牌榜位列第二,在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再次创造了历史。与此同时,为荣耀加冕的,还有中国体育品牌安踏。奥运健儿在领奖台上“颜值”拉满的领奖服,正是安踏为东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们倾心打造的“ 龙服”。

从年温哥华冬奥会开始,安踏已经连续6次为中国奥运代表队打造领奖服。借助奥运会这个全球最重要的流量池和中国运动员的优异表现,安踏也悄然崛起。

在创始人丁世忠办公室的书柜上,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所著的《鞋狗》就放在《孙子兵法》旁边。从家族企业到全球体育品牌巨头,安踏走过的路,值得我们复盘与借鉴。

撰文

尹晓琳

责编

施杨

年,安踏打赢了一场“天王山战役”。

当年7月,知名机构浑水连发5份做空报告,质疑安踏的会计账目和公司治理。安踏紧急停牌予以反击,与浑水正面交锋。此间股价短暂下跌,但很快回升至原有水平甚至创下新高。

这是安踏在13个月中第三次受到沽空机构的挑战。素有“杀人鲸”称号的BlueOrcaCapital、GMTResearch都曾与安踏有过交锋。而安踏股价依然坚挺,做空者离席而去。

资本市场上的博弈,验证了 大体育用品集团的成色。过去几年,安踏增长迅速:年超越“老大哥”李宁,年起保持双位数增长,年营收突破亿元,年市值突破亿港元,大幅超过阿迪达斯。

凶猛的增长得益于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购买体育休闲及专业服饰,更缘于公司的多品牌战略布局:主品牌定位高性价比,抓住大众消费者;同时启用多品牌策略,切入中高端、细分市场。

安踏的多品牌之路可追溯至年收购意大利百年品牌FILA在中国的经营权。从被质疑到扭亏为盈,如今的FILA早已成为增长引擎。尝到甜头的安踏四处“捕猎”新的国际品牌,以期曲线实现全球化和品牌升级。年3月,安踏主导完成了对欧洲体育巨头AmerSports的收购,这是中资在体育用品领域的 规模收购案。

一方面,已具备海外品牌运营经验的安踏,展现出更大的信心和野心。收购AmerSports后,安踏提出“双A计划”(Anta和AmerSports),意欲再造三大“十亿欧元”品牌。另一方面,多家机构多次做空,也显示出市场的担忧:大举并购、快速扩张的步子是否迈得太大?安踏能否复制FILA的成功?

自年成立至今,安踏从福建晋江的家族式小作坊蜕变为国际化集团,其多品牌实现路径和经验,值得那些想要抓住大浪,向一线和高端站位发起冲击的中国品牌们深度审视。

安踏体育历史沿革及市场表现

全球捕猎:多品牌矩阵成局

《粟裕战争回忆录》中说:“打胜仗是解决思想问题的 方法。”对于安踏的多品牌道路而言,FILA就是那场统一思想的“胜仗”。在将FILA打造成“样板间”般的存在后,安踏逐渐露出了巨头相——以攻代守,收购强势品牌占领市场的各个层级,形成多品牌对竞争对手的合围之势,在该产品大类上占据领导地位。

一场胜仗

时间回到年,李宁风头正劲,在国内的销售额超过阿迪达斯,仅次于耐克。同一时期,安踏却位置尴尬。它希望能像当时的李宁一样,突进到一二线城市,但安踏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很难快速改变;更甚者,耐克和阿迪达斯启动强力渗透策略,开始向县市下沉。

过于单一的品牌结构或被市场迅速淘汰,寻找新的增长点迫在眉睫,安踏需要直面一道难题:短时间内如何在中高端领域凿开一个位置?

安踏选中了意大利百年高端品牌FILA。年,安踏以6.5亿港元从百丽国际手中收购了FILA在中国地区的商标使用权和经营权。当时深陷亏损泥潭的FILA已被百丽视为烫手山芋,安踏在外界质疑声中逆风而上,仅3个月就完成了收购。时任安踏副总裁张涛称:“FILA走高端运动路线,面向网球、滑雪等细分市场,在国际品牌效应和科技研发方面有优势,收购有利于安踏抢占高端运动市场份额。”

既要守住原本的大众消费需求,又想通过时尚化和高端化来抓住更多年轻消费者,这两个任务如果搭载在同一个品牌上,就像“撑着腰杆子蹦迪的中年人,急于跟上时代潮流的步伐”。安踏认定,想覆盖中高端消费者,收购是 的路径,Kappa便是成功示范。早在年,中国动向买断Kappa在中国的品牌所有权和 经营权,年顶峰时期Kappa全年营收42亿元。李宁也在年买下了乐途在中国的20年 特许权。

海外品牌在国内的落地结果却大不相同。乐途成了李宁的负累,收购后三年累计亏损2.亿元。 李宁对“多品牌”失去想法,战略收缩,重点做李宁品牌。安踏则走向另一面,作为多品牌布局的 块试验田,FILA营收增速一度高达80%,被提升为“第二大主品牌”,成为安踏贯彻多品牌战略的信心所在。

FILA初战,让安踏找到了突破天花板的利器。年,FILA转亏为盈。年,安踏营收突破百亿元门槛,达到国内体育用品公司的业绩 点。春节过后,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与几位企业家滑雪度假,聊天的主题是“寻找新的兴奋点”。

合围之势

从年开始,安踏的出手速度明显加快——先后买入健步鞋品牌Sprandi、日本高端滑雪品牌Descente(迪桑特)、韩国户外运动品牌Kolon和中国香港童装品牌Kingkow。这场全球范围的“捕猎”,采取的是聚焦策略。一位与丁世忠相交多年的好友说:“丁世忠对纯资本运作的东西不太感兴趣。我曾建议安踏投资上下游企业,他听完直摇头。”

目标明确的安踏对理想收购对象有三点诉求: ,单聚焦,一定是体育用品领域的 品牌;第二,差异化,对已有品牌形成补充,比如业务、消费群体的补充;第三,借力 的国际品牌,推进国际化进程。

年3月,由安踏体育、方源资本、AnameredInvestments及腾讯组成的投资者财团完成收购AmerSports及旗下国际知名品牌。每股要约价格为现金40欧元,较其三个月不受干扰成交量加权平均交易价格溢价43%,总交易对价约合人民币亿元。

安踏体育旗下各品牌及定位

外界质疑安踏对AmerSports的收购价格太高,有“蛇吞象”之嫌。丁世忠强调,他看中的是细分市场的差异化优势。AmerSports成立于年,旗下拥有全球知名的加拿大户外装备品牌Arc’teryx(始祖鸟)、法国山地户外越野品牌Salomon(萨洛蒙)、美国网球装备品牌Wilson(威尔逊)等13个品牌,在专业细分领域拥趸极多。

在正面战场上,耐克、阿迪达斯的优势在中短期难以撼动,而安踏收购AmerSports,则可以在细分市场上迅速占领高点,形成差异化竞争的新对峙格局。一方面,进一步切入专业和小众市场,获得业绩上扬;另一方面,推进全球化,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成为一家具备全球影响力的运动品牌集团。此外,AmerSports旗下多为冬季运动品牌,有望增强安踏在年北京冬奥会中的变现能力。

一位知名母基金创始合伙人私下评价称:“优质 品牌历来都是稀缺标的,尤其在如此令人期盼的长坡道上,不可多得,不可不夺。”从品牌升级、增量市场、搭上冬奥会便车以及多元化平滑风险的角度来看,安踏收购AmerSports的逻辑顺畅。

至此,安踏的“双A计划”初步成形,不确定性在于:能否找到一根线,将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联起来,让它们互通有无、浑然一体?

系统性成功:并购后的消化

美国管理咨询公司Step-ChangeManagement合伙人JackProuty总结出一个“七七定律”,即70%的并购未能增加股东价值,其中70%的原因与并购后的整合有关。多品牌战略极大地提升了安踏的天花板,但这并不是简单的“1+1”数学题,消化不好便会成为拖累。

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曾经风头无两的Kappa由于过度追求时尚与专业,忽略了核心消费者诉求,自年起告别 ;°旗下OneWay表现不温不火;四面扩张的贵人鸟,尝到不专心的苦果,踏上抛售资产的自救之路。而FILA的成功,让安踏几乎成为国内 拥有多品牌运营能力的体育用品上市公司。收购AmerSports后,更多国内外品牌需要整合,多元碰撞与化学反应增加了管理复杂性,要求安踏具有“系统性成功”能力。

大品牌

多品牌的佼佼者宝洁前CEO约翰·白波举过一个例子,他刚开始工作时,只要在《我爱露茜》节目插播一个广告,一夜之间,全美1/4的家庭都可以看到。而现在,即使 的电视节目也做不到这样,而且广告费用越来越贵。数字时代,消费者话语权增强、竞争全球化、媒体多元化,使得大品牌处于领导地位,建立新品牌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以宝洁为例,年,历时3年准备的 个针对中国市场的本土品牌润妍洗发水黯然退市;年,历时3年耗资数亿元的 个针对中国市场的本土沐浴品牌激爽也难逃退市宿命。之后,宝洁暂停了对新品牌的开发,采取引入海外品牌和收购强势品牌的做法:发展大品牌、收购成熟品牌、舍弃鸡肋品牌,并站在宏观高度划分市场格局。

年,收购AmerSports后的安踏,成为宝洁的学习者,正式提出“大品牌”战略——12月,安踏在投资者开放日上首次提出“双A计划”(Anta和AmerSports)。未来5年,启动全球范围内的Gotomarket组织重构,从品牌组合转型为聚焦单品牌,计划将AmerSports旗下始祖鸟、萨洛蒙、威尔逊打造成三大“十亿欧元”品牌。数据显示,AmerSports旗下众多品牌在细分市场处于 地位,包括越野跑、高山滑雪、网球、棒球等领域均在全球市场 。

克里夫定位学院专业院长李亮指出,打造大品牌需要特别注意两大要点:区隔与距离。他认为,多品牌战略最重要的力量来源于品牌之间的差异化,让旗下各品牌保持足够的独立性和特定领域的专家品牌地位,从而使目标客户多样化,经营发展不再依赖单一运动或单一人群。

此前FILA的成功,让安踏积攒了打造大品牌的能力和底气。为了让FILA完全独立运营,安踏专门挖来法国高端休闲品牌LACOSTE中国区行政总裁姚伟雄,组建了一支全新的团队,从产品、渠道、营销层面落实“高端洋品牌的本土化”进程。年,FILA在中国市场做出具有基调意义的战略转变,品牌定位回归时尚,有意避开与耐克、阿迪达斯在专业运动战场的正面厮杀。

AmerSports收入、净利润加速

产品设计方面,款式顺应亚洲人的身材特点,该品牌20世纪70年代的不少经典风格被重新演绎。创新度也是产品环节最为看重的指标之一,“我要求每一季的创新面料不少于一半,进口材料的比例不少于40%”,姚伟雄称。

至于最接近大众的市场推广,FILA采取以娱乐时尚明星为主的营销布局。舒淇、高圆圆等一众合作明星为FILA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

无论是品牌基因、产品定位,还是营销模式,安踏有意在FILA与主品牌之间设置“防火墙”区隔。最终FILA成为安踏在中国市场与耐克和阿迪达斯叫板的一张 。年上半年,FILA品牌实现营收65.38亿元,在集团整体收益中占比44.1%,两大主品牌的贡献基本实现平分秋色。

大渠道

除“大品牌”外,安踏还提出“大渠道”战略,从批发向零售转型,打造品牌DTC(直接面向消费者)模式,大力发展直营渠道。具体而言,5年内AmerSports将现有的余家自营渠道拓展至0余家,DTC业务收入占比从年的11%提升至30%。

分销与直销的博弈,从根本上来说是制造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利益分配,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这种博弈是安踏驾轻就熟的技艺。虽然在销售环节采取分销制——绝大部分门店由各地的经销商出钱投建,但安踏却对渠道保持了超强的控制力。这一点,恰恰是安踏过去10年里最重要的运营经验之一。

从年开始,安踏的每个终端零售门店都被强制要求接入公司ERP系统,目的是让总部能实时监测和分析每个零售终端、每款单品的销售数据,实现整个集团的信息与资源共享,以此指导生产、平衡库存,并及时优化店铺网络,摒弃业绩不佳的门店。

分销商对于品牌方要求完全开放经营数据这一点,显然没那么容易顺从。但是北京奥运会之后不到3年,体育运动消费产业陷入异常痛苦的泡沫期,阿迪达斯和耐克也未能幸免,对中国市场吞吐力过于乐观的预估,在年触发了行业性的库存危机,所有品牌都在降价清库存。当时极度糟糕的市场环境倒逼着分销商,只能接受与安踏合作,共渡难关。

去库存的过程,也引发了安踏的反思——早年的商业逻辑只能说是一种简单的批发模式,经销商拿到货,打了款后,安踏就不管了。真正的“零售导向策略”应该实现对于经销渠道的强控制和输出标准化管理方案。这场以化解危机为驱动力的渠道管理模式调整,标志着公司完成了从批发模式向零售模式的转型。

正是由于调整态度坚决,年行业最艰难的一年,安踏仍获得13亿元的净利润,“意外”完成了对李宁的反超。同期李宁因为数量庞大而管理松散的加盟模式,清库存不利,被迫承担近20亿元的净亏损,元气大伤。

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11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