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赣榆区工商联副主席、四级调研员刘希胜“掌舵”普陀山大酒店隔离点纪实
面对疫情,除了筑牢楼院和卡口等防控堡垒,集中隔离点则是另一道防御阵地。截至4月11日,连云港市赣榆区普陀山大酒店隔离点有序运行30多天。在30多个日夜,这里成了隔离人员温暖的避风港,也倾注了每一个驻点工作人员的心血汗水,更见证了一个防疫隔离工作点的艰辛历程。
受命于危急之时
3月5日,普陀山大酒店被征用改造为集中隔离点。3月6日,赣榆区工商联副主席、四级调研员刘希胜紧急受命参加点位长培训,3月7日进驻,立即带领团队迅速展开工作,按照“一长七组”要求,迅速成立防控消毒、健康观察、信息联络、病例转运、后勤保障、安全保卫、人文关怀等小组,针对督导组的要求,迅速协调加装隔离门、调配医疗生活物资、制作标识标牌、安装窗户限位器……为了保障隔离人员顺利接收,物资能申请到的立即申请,申请不到的自行想法解决,各项工作任务有序进行,医疗队队员利用布置房间的空隙,反复演练防护服的穿脱、公共区域以及房间消杀等流程。
3月8日下午3点,隔离门安装完成,5点,隔离点迎来第一批4名客人,刘希胜和每个队员提前就位,带着消毒液和告知书、登记本等为隔离人员消毒和办理登记入住手续。随后一批接着一批,待36名隔离人员全部安顿好后,已是次日凌晨2:42分。
隔离点接收的人员主要是本区的密接和次密接人员。人员类别情况复杂,每个人的来源和诉求都不尽相同,外溢风险和防疫责任很大。面对这样一个大摊子,每天的事情千头万绪。被隔离人员体温是多少?核酸检测的结果怎样?人员健康状态如何?情绪是否稳定?环境是否按规定消杀?饭菜是否可口?……每天每个房间被隔离人员的情况事无巨细,点位长都要一一过问,甚至直接沟通。
从3月7日到4月11日,1多个月的时间,解除隔离人员名,无一例阳性病例、无一例交叉感染。
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
在点位长看来,“点位长”的作用就是中间的工作桥梁和纽带。在疫情防控具体工作中,“点位长”就是上级指示精神的传达者、落实者、反馈者。而在隔离点工作专班中,“点位长”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大管家,要始终做一个合格且称职的管理者,起到黏合剂的作用;同时要确保被隔离的人员解除后与各镇工作人员无缝对接,这事儿责任重如泰山;还要服务保障到位,各种防疫装备、物资,生活用品以及特殊隔离人员的医药需求等都要考虑周全,及时到位。
在隔离点,每项工作都得按流程来,不能有任何的马虎大意。隔离点的工作每天除了忙消杀、核酸检测、三餐配送、医废处置、安全巡视、学习培训等,还要建立档案、上报信息、联系物资、了解每位隔离人员的需求,这些看起来既简单又轻松,但是一环扣一环,且要争分夺秒地完成。
隔离点10名工作人员,年龄跨越6个年代,6人参过军入过伍,4名党员,3名同志有过隔离工作经验。50年代出生的老兵酒店职工翟笃箭是后勤保障组成员,酒店水、电以及各种物资都需他准确提供才能运转;60年代出生的郑世全、医院的职工,他们有着老黄牛的精神,干着最脏最累的消杀、垃圾、房间清理等工作毫无怨言;70年代出生当过12医院陈建彪主任,医院带队负责人,同时担负着信息联络的任务,每天光接打电话就多达上百个,有着极强的组织能力,他轻伤不下火线,胃痛难受吃不下饭咬牙坚持着,从早到晚没有看到他闲着的时候;80年代出医院杨冬青是人文关怀组的负责人,同时负责三餐的配送任务,一天至少3次穿脱防护服,一人手提40份饭菜爬三个楼层工作近1个小时,脱下防护服后,上衣湿透、双手起皱泛白,从没有听他叫过苦。同样80年代出生的护士李均颖表现突出,身材不高能量高,工作起来她全身心的投入、兢兢业业,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4岁,爱人在外地工作孩子由婆婆照顾,从进点那天两个孩子轮流感冒发烧打点滴,每天只能通过视频方式同孩子“相聚”安慰一下孩子,当看到身边的党员一个个无怨无悔,冲锋在前的时候,医院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积极向党组织靠拢。90年代出生的医生王克强,负责病例转运组,接送隔离人员名,当隔离人员思想身体出现状况及时汇报及时解决,化解很多难题,受到隔离人员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同样90年代出生的当过兵的公安特警贾入强,在完成自身职责任务的同时,主动承担接送饭的任务,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社区解封后多次让其母亲送来可口的煎饺子,让每一名工作人员感动。00年出生的最小的当过兵的特警谢润东,第二次担任隔离点安全保卫任务,他同时是一名电脑能手,工作区的电脑、打印机、监控等设备无需请援助,他都能一一解决,其扁桃体发炎严重,严重影响睡眠,需要做切除手术,但仍然表示坚守到最后撤离。
做好“点位长”工作还需要一副热心肠,更像一位大家长。“吃饭是大事,既要保证隔离按时吃到热饭菜,还要保证工作人员人员吃得好。”隔离点工作中期,工作人员面对不断重复的饭菜,很多同志吃几口就不吃了,时常想到家里饭菜的味道,加之工作时间久了,部分同志情绪有些低落,期盼着能早点解除隔离回到家中,作为点位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待社区解封后,他马上让家属隔三差五送来煎饼、小葱、虾皮、腊肠、糖醋蒜、肉酱、虾酱、薄粉和豆腐脑等同志们爱吃的食品,小小的伙食调剂让同志们有了家一般的感觉,也增长了士气。
浓厚的战友之情
作为一名服役23年的副团职转业干部,刘希胜担任过基层连营主官10年,带出的连、营部队荣立过集体一等功、三等功,个人3次荣立三等功。如今,他转业到了区工商联任副主席,身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军旅人生磨砺出的军人使命感、责任感却没有变,转业地方8年来,区委抽调担任驻厉庄镇民情组组长3年,连续3年被区民情办评为优秀并记三等功,连续2次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经济建设先进个人”“高质发展先进个人”。面对这次来势迅猛的疫情,身为隔离点点位长,他展现了一名军转干部冲锋陷阵、勇挑重担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担当,发挥了一名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点位长,刘希胜对工作更是一丝不苟,每时每刻未放松安全这根弦。为高标准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他提出了“上下同欲、政令畅通、快乐工作”12字工作理念和3个“务必”(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务必不发生交叉感染、务必工作细而又细)原则。每天晚7:20是雷打不动的工作例会时间,各组汇报工作查找不足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同时,他还积极完成市工商联赋予的任务,通过无锡连云港医院捐赠价值2万余元的隔离服、医用口罩和消毒液等物资,受到陈学强院长的高度评价。作为后方单位的工商联主要领导,给隔离点的工作给予了极大支持,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王继连同志亲自带领商会送来慰问品,让每一名工作人员感受到组织的关怀。
考虑到工作人员生活单调,他想方设法进行心理疏导,除了“一对一”谈心交流,化解他们的工作压力。2名医护人员来的匆忙,带的鞋不合适造成穿脱防护服困难,城区封控商铺关门,花多少钱也买不到,最后通过行动相对自由担任志愿者的一位战友从邻居家的库房找到两双大小合适的军用布鞋,及时送到隔离点,解了燃眉之急。看到几位男同志的头发长了,他发挥会理发的优势,让家人送来专业的理发工具,为头发长的战友们剪了头发,享受到了在理发店理发的感觉。为了让战友们记住这一光荣的使命任务,他又让家属加班加点9天为9名工作人员钩制了9个“大白”,拿到精致的礼品,每一人都露出开心的笑容……
对于他的付出,团队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看在眼里:“感谢您,辛苦了,你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战友的情谊。”而他却总是说:“我们的工作能如此顺利开展,是我们战友团结一心、大家齐心努力的结果”。
目前该隔离点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轮换,刘希胜和他的这支战斗队也陆续开始了14天的隔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