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台应新
在我们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军工厂里面,有一个番号(编号)叫“”的军工厂,(全称应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二零工厂,简称“”工厂)。
这个军工厂始建于年,其职能是专门为部队加工生产部分军需产品,也曾经为抗美援朝提供了必要的军需装备和急需物资。年以后,军工厂直接跟随着许世友将军南征北战,部队开到哪里,他们就在哪里安家建厂,除了生产部分军需装备外,还包括部队所需的服装、装具、皮鞋、布鞋等。
许世友将军
年9月16日至24日,华东人民解放军执行年7月16日确定的攻克济南的指示,在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副司令员王建安指挥下打响济南战役。他们统一指挥14万兵力的攻城集团,经过8昼夜的激烈攻坚作战,在中秋节期间宣告济南获得解放。
当时济南战役山东兵团的指挥所,就先后设在柳埠镇的唐家沟村和仲宫镇的尹家店村。在济南战役打响之前,许世友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以及当面敌情,于年7月17日就确定了攻城部署的基本方针:首先攻占飞机场,隔断长清、肥城一带保安旅及土顽(约一万五六千人);尔后再从东向西首先攻占济南城的战略决策。济南城的解放,标志着整个山东省基本上都解放了,更重要的意义是使华东、华北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由此可见,许世友为山东地区特别为济南城的解放,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
济南解放后,许世友在任山东军区司令员期间,他就把军工厂从青岛调入济南,安营扎寨在辛庄营里(即现在的经十路号,在营市西街附近)。
据史料记载,许世友的夫人叫田普,原名田明兰,山东省莱阳市沐浴店镇西朱兰村人。年,八路军第五支队来到家乡。年仅15岁的她,毅然报名参加红军,先在第五支队被服厂当工人,后又在宣传队做演出宣传。通过吴克华牵线搭桥,与时任胶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相识相爱。年与许世友结婚,许世友当年38岁。后改名叫田普。在解放战争时期,一直是许世友的生活秘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江苏省委信访部部长、南京军区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据说许世友的夫人田普曾经在这个军工厂工作过,也是厂里最早的老职工之一。
许世友将军与夫人田普(网络截图)
从年开始,军工厂逐渐转变生产职能,一些必备的军需产品的生产均调到外地,只留下了服装、装具、皮鞋的生产能力,并各自编号建厂,其生产的产品也开始向社会供应,后来市民喜欢穿的军用胶鞋、布鞋、皮鞋、棉大衣等,均产自这个军工厂。
本作者拍照
我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期间,各个街道居委会对现役军人的家庭和家属极为关怀和照顾,对正在参军服役的和已经牺牲的军人,其家门口都会挂有“光荣之家”的牌子,那时的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都把当兵参军、保家卫国作为自己崇高的理想。所以社会上年轻人追求带军帽、穿军装、挎军包的现象一度成为穿着时尚。由于需求量大和质量价格的原因,那时的“军装”有真假之分,真正的军装,不仅颜色纯正,做工精细,而且在军帽里面、军装内里带有某某部队番号的印章,穿上它那是无比的自豪和荣耀。反之就是假军装。那几年,为了能得到一顶真军帽,有的小青年儿粗鲁莽撞,就到大街上抢来军帽自己戴。后来,军工厂生产的胶鞋和布鞋,因鞋边不开胶不断线,鞋底耐磨损不断裂而闻名省内外。
本作者自拍
就在本医院的照片不久,这块牌子就不知去向。
说一个自己亲历的故事:年,我单位上成立了基建科,为盖一幢七层营业楼的开工做准备。年末,天气渐冷,科里就先买了10件棉大衣发给工地上的夜值人员,没出满月,大衣里面的棉花就厚薄不均“滚了蛋”。后来领导就派我到军工厂的销售门市部买军用大衣,第一次去了,人家要单位介绍信,第二次开着单位面包车去的,看着棉大衣里面盖着红色的方章,方章里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工厂”和“一等品”等字样,就凭这个军用方印,我们就相信了棉大衣的信誉和质量。后来听说,盖楼的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下工地,穿的胶鞋、胶皮手套、胶布雨衣等,也是从军工厂购买的。
本作者拍照
在军工厂的军需产品逐渐转为民用产品的过程中,除了民间叫法(直呼“”)的转变,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那就是军工厂专门为部队首长制作皮鞋的一个车间,划归给了地方。
那是在年前后,军工厂遵照上级指示,把专门生产军用皮鞋的二车间转交给地方管理,开始起名为“山东皮鞋厂”,后来改为“国营济南皮鞋厂”,再后来改叫“济南皮鞋总厂”。也就是说,济南皮鞋厂的建立和发展,包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工厂的“军魂”和“拥军爱民”的品质和情怀。
五十多年来,济南皮鞋厂传承了工厂“军品第一”的光荣传统,无论在山东范围的制鞋业内,还是在济南市民的记忆里,他们设计生产的皮鞋,在质量、款式和销售方面,都有过极其辉煌的业绩和良好的口碑。年前后,济南皮鞋厂因旧址改造,在原址上建造成了现在的西街工坊文化创意产业园。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