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只是单一型号国产新型无人机家族现身

要说这些年的国产军用无人机,绝对算得上国内军工业的一张亮眼名片,一系列无人机或大批量装备中国军队,或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接连出口,并在一系列局部战事中大出风头。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无人机依旧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大重头戏,特别是不少新产品的强势推出,让人们对国产无人机的发展前景有了更多的期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向社会发布“飞鸿”无人机品牌,全景化展示型谱规划完整、系统高度自主“飞鸿”无人机系列产品。“飞鸿”品牌全系列产品线内容极为丰富,包括FH-巡飞蜂群系统,FH-单兵固定翼无人机系统,FH-91侦察无人机系统,FH-96长航时无人机系统,FH-92A察打一体无人机系统,FH-95中远程多用途无人机系统等拳头产品。此外,新一代高速隐身多用途无人机,也作为年度亮点产品首次公布。

就技术层面来说,这一系列无人机中以尚未公开的隐身多用途型号水平最高,其他公开的无人机在技术水平上已经较为成熟。不过,这一大批无人机产品的同时公开,本身就体现出了巨大的价值,即中国军工企业凭借强大的工业体系能力,已经具备了开发全系列、全用途军用无人机体系的强悍能力。目前来看,其他国家中基本只有美国具备这一能力,而且美国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内去工业化、开发成本居高不下、研制改良型号速度缓慢等因素的掣肘。

至于其他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等,暂时只具备研制少部分无人机的能力,难以独立开发成体系化的产品。不夸张地说,以无人化为主要特点的未来军事技术领域中,中国已经开始与其他国家拉开明显的差距,甚至这种差距还有可能在未来的时间内持续扩大,这对军备技术发展的影响自然不用多说。

回想去年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两国的冲突事件,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在现代无人机技术加持下,很多依赖机械化战争时期武器平台的中小国家,已然很难承担起一直由大量昂贵的有人驾驶战机组成的空军,利用无人化空军执行有关任务,是一种有着巨大作战效能潜力的选择。尽管当前的无人机技术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从大趋势来看,中小国家或将更多地依赖无人机完成任务,这种被钱“逼”出来的现象会愈发加速无人装备的研发与推广。而这对中国这样的无人机技术大国来说,无论是出口创收还是技术革新,都有了更多的发展动力。

从这一角度来看,“飞鸿”系列无人机在航展上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军工有可能通过无人机的研制与出口实现弯道超车,在军用航空领域实现后来居上。这对于中国军工领域的其他行业来说,也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一大利好消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422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