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鬼子的尖牙利爪旧日本军军刀刀装沿革简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旧日本军所说的軍刀实际上是一个特殊名词。一般是指的从年(明治8年)颁布的太政官布告第百七十四號-陸軍武官服制改正及正剣与軍刀的規定所定义的軍刀到年(昭和20年)日本战败为止的时间段内,旧日本军军官和士官佩带的佩刀。战后,日本自卫队所使用的佩刀,因和平宪法的限制,被称作儀礼刀。旧日本的軍刀和軍刀剣种类繁多。下面简单的说一说軍刀刀装的沿革。幕末到明治维新前后,幕府军、倒幕军中除了大量的旧式武士刀之外还有不少从西欧引进的西式骑兵刀、军刀。后来在明8年太政官布告后逐渐统一为单手握加护拳的设计,护拳和背金的樱花樱叶浮雕是比较显著的特色。这一时期的日军军刀更倾向于西方式的礼仪用刀具。很多刀条不开刃或者干脆就是镀铬的铁条,完全没有实战意义。但是另一方面日本人的武士情怀和实战中的近战需要又导致日军对于实战刀具的需求,所以也有不少军官将传统日本刀的刀条加工后装在西洋佩刀的刀柄里。也因为这批人的诉求。到明19年前后搞出了明19制刀,专门设计了双手握的佩刀刀柄,同时在刀装上采用了日本传统的目釘、切羽等刀装。不过明19制刀说白了还是一种礼仪军刀,成本也太高,对于需要大量装备军刀的新式骑兵来说完全不能接受。所以之后日军又搞出了明32制刀,又称陸軍三十二年式軍刀,通称32式军刀。

▲サーベル型双手握柄

明32制刀顾名思义是明治32年(年)制定并配发陆军(主要是骑兵)的下级士官的官给刀(这里提一下,旧日军的军刀中士官(尉官以上)用的都是按照勅令要求的样式自己购买的,而下级军官、士兵的都是配发的官给品。)按照刀刃长度分为甲、乙两种型号,32甲专门为骑兵配备,护手设有皮指套环,以便让骑兵冲锋挥刀时能更加牢固握住刀。32乙用来装备辎重部队,后来步兵和宪兵也有使用,护手没有皮指套环。32式是根据甲午战争中使用的仿制西式P军刀的村田式骑兵刀的教训所设计的,是日本的第一种制式军刀。也是配发最多的官给刀,直到日本战败还有生产。32式虽然刀装上完全是西式军刀的式样,但刀身却是标准的日本刀样式,同时设计中不强调美观,而是以坚实、实用为设计基调。因此很多存世的32式都可以正常使用,而同一时期的其他军刀经历过这么长时间的磨砺,到了今天只能作为文物了。*题外话,我国唯一的一种制式军刀65式骑兵刀就是以32式为基础所设计的。

▲32甲

▲32乙

昭和6年(年)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开始后,旧日军所使用的Saber型/サーベル型军刀(32式也是这种军刀)在实战中表现乏力。比如喜峰口会战中,大量装备的32乙因为不开刃或者不开全刃再加上形制不适合劈砍,被对面西北军大刀队的大刀片子砍得满地是血。陆军省部的各位大佬一看深感这是丢武士道的脸,所以上奏要求更换为更贴近传统日本刀的刀型。经过一番讨论以及后,昭9年(年)和昭10年(年),旧日本陆军分别制定了新的陆军将校用和下士官用军刀制式,既昭9制刀和昭10制刀,通称94式军刀和95式军刀。推翻了以前的西式军刀形制,重新以日本传统的阵太刀为范本,以现代军用品标准重新设计。

▲94式

94式这种高端定制刀先不说。95式这种全机制实战军刀在设计上还是比较巧妙的,整个柄系通过冲压来制造,但是做工精细设计精美,涂上褐色漆,远看上去和定制刀没什么大区别。一堆军曹曹长拿着也是人五人六。

▲95式

昭和12年(年),跟着陆军的步伐,旧日本海军也设计了新的太刀型军刀即昭和12年制定海軍制式軍刀。海军军刀的礼仪性更重,直到昭和20年(年)才取消了大部分的镀金黄铜刀装。顺带一提,海军中还普遍配发大正3年制定短剣,全部军官、军官候补生都有配发。

▲昭12制刀

▲大正3年短剑

昭和12年,随着战事的扩大化,日本开始实行战时非常时体制。昭13年废止了94式军刀的第二挂环,并通过了勅令第三百九十二號-陸軍将校用軍刀改正,制定了新的制式军刀外装规范。也就是昭13制刀,通称98式军刀。和94式军刀相比,对刀装进行了简化。之前的94式礼仪形制浓厚,在外形体现上个人意志较为突出,而重新订制的98式不仅对样式做了详细规定,还对刀鞘的颜色从实战出发做了限制,敕令中对于刀装的定位“青茶褐色”成了日后日军军刀的标准颜色“国防色”。而且在“特注型”(定制品)刀装鞘的颜色和材质上也做了规定。除非你超级有后台或者超级有钱,你的刀鞘就得照这个样式。说到特注品,特别提一下98式的指定特注品制造商一共三家,特許生产若瀨軍刀製作所(東京市芝區)、特許生产專賣特許飯田式錠蓋、特許販售東京壽屋商店(東京市芝區新橋)。若瀨战后被查封,饭田家的饭田高远堂现在主营刀剑武具贩卖鉴定,偶尔接受定制生意。寿屋战后作为军工产业被查封,之后47年中旬,寿屋的剩余资产被解冻,但是按照先前的态势已经无法经营,故而重组后转投玩具行业,成了现在的株式会社寿屋。(所以他家主页上写的年创业之类的纯属扯淡给自己遮羞。当年寿屋不单是98式的特注销售商,同时还是95式的零件销售商和保养修复专营点,中国战场上砍杀中国军民的95式没少从他们手里过。)

▲98式

随着战事进展,到了昭和18年(年),日军在战争进程上已经彻底失败,日本国内为了保持武器的制造,开始实行更严格的“战时特别经体制”。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43年日军进行了军刀的第三次改制计划,既昭18制刀,通称三式军刀。日军自己都知道这款刀装实在是太差劲,所以在出台规定前,先在报纸上各类吹嘘搞的神乎其神。“……以镰仓太刀为范本的新军刀,结合了古时打刀的优点和昭和时代新军人的风范,与荼毒我民族风格的西洋军刀彻底的断绝。……然而镰仓太刀因为足利将军的喜好而使得装饰性过于突出,在圣战中我军将士以血的教训得出经验证明是不实用的。这次改正的中心点是依据战国后期,德川时代的成熟打刀形式所规定的新式实战刀。……新式军刀以突出实战本位为基础,同时摒弃一切无用装饰、防尘、耐錆、性能尤为突出,所受损伤即使是在野战状态下也能快速修复。……”

实质上三式军刀是针对98式在战时表现的一些缺点(柄卷在战斗中容易松脱、一个目钉承受不了高强度对战需要等)进行改进,并基本放弃了礼仪用途的实战型军刀。所以各类装饰能省则省,能取则取。如果不细看,基本上和军曹手里的95铁棒没什么区别。

▲三式

至此,旧日本陆海军的军刀刀装的沿革基本介绍完毕。刀条部分由于我实在不是很懂日本刀的鉴赏,所以只能简单提一下。旧日本军刀的刀条主要分为机制、本锻、半锻。本锻就是按照传统日本刀做法,以玉钢为材料,以传统锻造法制作的。半锻主要是指因为玉钢产量不足或价格问题,使用其他材料(被废弃的早期铁轨等近现代碳钢)以传统锻造法制造的刀条。本锻和半锻除了材料外没有太多的区别。下面简单说下旧日本陆军所使用的另一类单兵装备,銃剣(刺刀)。日本最早的制式刺刀是随着毛瑟M步枪一起引进的M刺刀。

▲M

在此基础上,村田经芳给自己设计的十三年式村田銃也配备了刺刀,即村田十三年式銃剣,形制基本参考M刺刀,安装方式也是类似M的侧面安装。之后明治22年(年)村田又设计了二十二年式村田連発銃,刺刀也随之重新设计为下方安装的村田二十二年式銃剣。

▲13刺

▲22刺

之后的明治30年(年)有坂成章参考委员会步枪和中国版汉阳造设计出了三十年式歩兵銃,与其一起定型的还有新式刺刀三十年式铳剑。而这款刺刀在之后的50年间成为了日军的标志装备,一直生产到战败。

▲30刺生产时间太长,生产厂家太多,形制变化太多。仅选一个早期型的图片示意明治44年(年),配合新设计的四四式騎銃,也定型了新的四四式騎兵銃剣。其特点是固定式的折叠枪刺。

▲44骑刺

昭和17年(年),为了配合百式短機関銃和二式小銃,又设计了长度较短的二式銃剣。

▲二式

本文作者:darkking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05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