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块自制手表,67年畅销国内外,海

EDM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2749-1.html

还记得年国庆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吗?

它就像是一封书写家国情怀的情书。

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手表在剧中的出镜率非常高。

很多争分夺秒的紧张情绪、步步逼近的时间节点,都会借由手表不着痕迹地渲染。

比如,在《护航》单元里宋佳饰演的女飞行员戴的一块表,就极其的让人的深刻。

它就是来自我国的本土的品牌——海鸥,也是咱天津人的骄傲。

这一块「海鸥」是我们国家自己研发的第一块航空计时码表,号称「中国的空军一号」。

它大大扭转了我国空军10多年来只能使用进口航空表的局面。

当时这款表,是第一轻工部下达的代号为“”的秘密任务,由天津手表厂立项。

花费了4年时间,试制成功的手表才顺利通过走时精度、高低温、震动、防磁等重要指标的检测,并在空军司令部、海军航空司令部、海军装备订货部等21个军方单位、专家组织定型后投入生产。

总共只制造了多块,只有一线飞行员才有资格佩戴。

因为是军用品,没有对外发售。

后来再推出带编号的现代复刻版。

《我和我的祖国》里,宋佳戴的正是「海鸥」复刻版。

这款表在国外也特别火爆。

但这在「海鸥」的风光史里,这只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很多小年轻可能对「海鸥」比较陌生,但拿去问爸爸、问爷爷,就会发现它代表的是整整一两代人的青春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人们对手表却有着前所未有的强烈渴望。

但我国手表制造业起步晚,早期只能生产一些款式简单的表壳、表盘,再套用进口机芯。

而我国制造业「从模仿到赶超再创新」的路子,在腕表领域的机芯设计上可算是得到了充分展示。

年,在一尺旧车床、一台小铣床、一台小钻床、一把卡尺和一把千分尺的艰难条件下,中国第一块手表——“五星表”在天津手表厂诞生。

那一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手表制造元年」。

后来,制表技术不断完善,新型机械腕表“东风”研制成功。

它瞬间成为紧俏货,甚至演绎成70年代的“结婚三大件”之一。

直到年,“东风表”以“海鸥表”的商标进入国际市场,一下子就变成备受追捧的香饽饽,引发大规模抢购。

所以在那个年代里,谁要是能拥有一块海鸥表,基本就是那个地方的“风头趸”了。

△图为“海鸥”年

在香港文汇报刊登的延长保修的公告

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懂,为什么自己能够造手表对一个国家来说如此重要?

因为手表属于精密工业仪器,这是一个国家硬实力的体现。

时至今日,能生产出好手表的国家基本都是武器制造大国,例如瑞士、德国、日本等。

而海鸥不光完成了自己制造手表这一使命,还能自己研发机芯,这完全是震惊全球的节奏。

机械表的机芯,就好比汽车的发动机。

能做手表的品牌成千上万,但能生产机芯的公司两只手就数得过来。

现在国际上很多有名的腕表品牌,其实用的都是海鸥的机芯,乃至有一种说法是,“目前市场上1/4的机芯都产自海鸥”。

相当于,每4块机械表拆开1块来看,里头就跳动着一颗中国海鸥的芯。

△海鸥ST-19系列机芯

更牛的是,海鸥甚至开发出机芯表结构中相当复杂、厉害的陀飞轮结构。

*注:陀飞轮结构,是为了校正地心引力对钟表机件造成的误差,代表着机械表制造工艺中的最高水平,一块完全瑞士原产的陀飞轮表动辄百万元以上,几成货币的代名词。

△被称为“表中之王”的陀飞轮表

一直是绝大多数玩表人士心中的“白月光”。

一块陀飞轮瑞表基本都要好几十万、过百万,但海鸥自产的陀飞轮表两三万就能买到。

中国人骨子里肯吃苦、不服输、拼命追赶的韧劲,都凝聚在这一块块小小的手表上。

海鸥表记录的不仅仅是时间流逝的痕迹,更是一个时代和中国的缩影,以及民族精神的一种符号。

购买渠道

01

线下店铺

①海鸥表(永旺梅江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39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