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地摊经济其实是为了找回一些我们所失去的东西。用来缓解疫情状况下民众所产生的的压抑,焦虑和迷茫。我不认为是真的为了刺激经济,因为地摊经济若是大火,实体门面将遭受灭顶之灾。对待地摊经济还是要谨慎客观对待。
80年代的地摊经济绝大部分属于民众自发行为而生成的一种经济流通方式,要交税的,按照面积大小等税务人员会几个人一组按照一个市场或者一条街分工,每天按时去收税,一般情况下一个摊贩收几元钱不等,聪明点的会说还没开张等开了张再交。商贩与税务人员之间是可以讲价的,我清楚地记得税务人员拿着那种一小本的税单情况,隔一段时间还回去检查,交没交?交了拿票来看,大街小巷骑自行车的税务男女就是去收税的,有的看见的早拉起摊子跑路的也有不少啊,税务走了接着回来,没跑的就交了,不过话说回来没有几个跑掉的,早晚要回来早晚要交的,总不可能这么幸运每次都跑得掉。有的人在这条街上会大喊来了来了,其实就是税务来了,想象当时的情景,真的是很有意思。群众跑的辛苦,税务员们追的焦虑。
沟通交流80年代时期县城的话一般国有商店有以下几种:粮店、百货大楼、供销合作社、生资公司商店、肉联厂、代销点、有驻军的地方可能还会有军用品商店、等。我记得我们那个县城当年有一个炮兵团所以有一个军用商品商店,40岁以上的人可能知道那种卖军腰带,军靴,军服等。在96年以后可能就逐步撤销了,应该是与当时国家宣布民间枪支收缴等政策有关。在农村的话基本是每个村都是有一个代销点。供应日常的油盐酱醋茶,农药等物资。
地摊而且当时的民众具有很高的交流心里,或者说爱热闹的心理,不像现在的我们没有特殊事情都是宅在家里。即使是出门遇到人聊天也有相当高的警惕性,当时的民众很乐于助人,甚至摆地摊都是相互帮助,从不担心你抢了他的生意(当然也有例外)。中午吃饭都是相互帮助,有的是家里人送饭到摊位,有的是直接交给旁边的帮忙看着。这是一种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今我们可以说这种气氛,这种相互帮助的信任在我们的社会基本消失。
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