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孟达报道直升机前来营救转运“伤员”。
遇到险情学生采取躲避措施。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笑笑通讯员宋培廷戴根生张文荣报道
半岛都市报5月10日讯“南黄海海域发生6.0级地震,附近社区居民紧急避震……”5月10日上午,青岛市在西海岸新区啤酒城举行“年青岛市5·12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暨西海岸新区综合应急演练”。此次演练对社区内紧急避震逃生演练、现场灭火演练、高层缓降、直升机和救助受伤人员、安置区受灾人员救助等开展了演练。
今年5月12日是第10个国家“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减灾委确定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本次应急演练旨在提升各级各部门应对社区火灾、地震等灾害,实施逃生救助,提供重大活动保障等方面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上午9时58分,演练正式开始。在紧急避震逃生、紧急疏散模块,模拟的是南黄海海域发生6.0级地震,附近社区居民紧急避震,薛家岛街道南营社区和西海岸新区齐鲁第一实验小学安全员第一时间拉响警报。听到地震发生警报后,社区居民立即停止活动,就地实施避震措施。学校各班立即停止上课,靠近门边同学迅速打开教室门,学生就近避震。短暂“地震”后,地面停止晃动,社区群众有序撤离到临时避难场所。学生在老师指挥下,先底层后高层顺序,有序向下撤离,并迅速向附近临时避难场所集结。
在紧急救援和安置模块,模拟搜救被困和失联人员。半岛记者看到,参与模拟搜救的是山海情救援联盟,他们派出无人机在“受灾地区”搜索被困人员。在现场,他们还展示了七架不同型号的无人机。据山海情救援联盟无人机分队分队长王旭介绍,常用搜救无人机按用途主要分拍摄、搜救、物品抛投等种类。
“有一名居民在地震中造成头部撕裂伤……”在直升机和救助受伤人员环节,发现受伤居民后,应急救援志愿者迅速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然后用三角巾头部帽式包扎法将伤口包好。在“抢救”过程中,一居民出现心脏骤停,医院救治。模拟指挥员迅速联系指挥中心派直升机到现场转移救治。此外,记者看到,演练现场还派出了乌尼莫克全地形越野医疗救护车等先进装备进行伤员抢救工作。
在安置区受灾人员救助模块,还模拟了发放救助物资、社工和志愿者对受灾居民学生进行心理抚慰与康复工作等。
整场演练进行了一个小时,近千人参与,包括社区群众、专业化的救灾队伍、长期从事应急救援的社会力量。据介绍,防灾减灾工作,社区是基础、基层是关键,此次演练着眼于社区层面,突出加强社区面临灾害风险应对时的应急应变能力。
截至目前,青岛市共创建全国、全省、全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个。年起全市每年投入多万元为全市居民家庭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家庭财产损失险和盗抢损失险等民生综合保险。市级减灾备灾中心储备救灾专用帐篷1.1万顶,军用毛毯1.1万床等生活类救灾物资,在各镇街也建立了减灾备灾储备点。
■小常识灾害来临,应该如何避震?
青岛市地质构造较复杂,被郯庐断裂带、渤海—威海断裂带和南黄海断裂带所环绕,被牟平—即墨中强地震带贯穿。历史上,这几条地震带都先后发生过中强以上地震。青岛市行政区域内主要有五条断裂带:沧口断裂、青岛山断裂、劈石口断裂、王哥庄断裂和马山—王哥庄断裂。有史料记载以来,青岛行政区域内只有1次破坏性地震,即年9月7日即墨东4.7级地震。年以来,青岛市行政区域内记录到的最大地震为年6月5日崂山区王哥庄4.2级地震。
◎在家中怎样避震?当感知地震发生时,要保持镇静。迅速关闭电源、煤气、自来水开关。然后打开出入的门,利用垫子或书包等保护头部,迅速就近躲在床下、炕沿下、坚固的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以及厨房、厕所等开间小的地方。
◎在学校怎样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听从老师指挥,迅速抱头闭眼,躲在课桌旁(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上方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
◎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怎样避震?切勿使用电梯。避免拥挤,避开人流。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书包等保护头部。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在行驶的汽车内如何避震?行驶中的车辆,不要紧急刹车,应减慢车速,靠边停放。如果行驶在高速公路或高架桥上,应小心迅速驶离。在行驶的电(汽)车内应当抓牢座位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在户外(野外)怎样避震?把书包等物顶在头上,迅速跑到街心、空旷场地蹲下;不要急于跑进室内救人。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如果身在陆桥上或地下通道中,应镇静而迅速地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