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代制革史话一

上海近代制革史话(一)

编者按:

上海是中国近代皮革工业的发轫地之一。从年上海第一家专业制革的“上海硝皮厂”诞生至今已逾多年,上海制革业在我国制革业发展历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的美化猪革试点、猪皮制革酶脱毛工艺、《高档猪正面革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等科技攻关项目的完成,提高了猪皮制革的加工技术和猪皮革的产品质量和档次,推动了我国猪皮革生产的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上海制革业开始调整,不复往日的辉煌。直至20世纪初,转移至辽宁阜新,上海制革行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回首上海制革业的发展,诸多承载历史烙印且饶有风趣的人事依然栩栩如生,投身制革业的前贤们的风采依然壮丽!近日,亲历建国后上海制革行业成长与发展的温祖谋在完成《上海近代皮鞋史话》后,又不辞辛劳,编写了《上海近代制革史话》,全面回顾了上海制革业往日的发展与辉煌……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刊从本期开始将连载《上海近代制革史话》,以飨读者。

前言

自年底《上海近代皮鞋史话》在《北京皮革》杂志(中国皮革协会主办)上连载刊出后,上海及各地曾有业界新老同仁或读者的信息反馈,温故知新,多有点赞。然,其中不乏遗憾,言辞间诘问在下:既有皮鞋史话,何未见制革史话?没有制革,哪来皮鞋?又谓余毕生从事制革,莫非忘本……,云云。

闻之,闭门思过,虽无过之有,却遂生拟题《上海近代制革史话》之念,谨此函致刊物周富春主编,推心置腹,先予沟通,冀望在“皮鞋史话”连载结束后续之,以了此愿。

所幸得到主编的理解和支持,示复曰:感谢您对本刊的大力支持和对行业的无私奉献!上海制革的过去与当今,非您悉知莫属!本刊将恭候您的力作!

于是乎,开始酝酿起草提纲,切磋交流;继而着手搜集素材、史料、图片等等;进而追忆此生在上海制革天地里耕耘的日子……

就笔者个人而言,一介皮革老兵,自己的经历伴随着建国后上海制革行业的成长与发展。轻校攻读制革,毕业投身制革。在上海从制革厂到研究所、再到公司,从车间操作到涉足科研、再到企业管理,前前后后,一步一个脚印走;从外援项目到赴外培训、从科技攻关到创建“富国”,点点滴滴,或冷或暖在心头。一眨眼,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了。

往事如烟,回首近代中国尤其上海制革业的昨天,诸多承载历史烙印且饶有风趣的人事依然栩栩如生。诸如当年的美化猪革、酶法脱毛、节约红矾,以及科技攻关、外援项目……皆历历在目。尤其是那些涉足皮革、一生奉献,值得后人追思景仰的前贤们,其壮丽风采,油然浮现在眼前……

作为当代皮革人,理当前赴后继,努力将彰显上海乃至我国制革行业的传统神奇与人间佳话诉诸于后人。

为此,笔者未敢偷闲,不揣粗陋,试以同样“立足上海、胸怀全国、放眼世界”的视角,致力于斯,冀偿所愿。

一、历史沿革

如果形象地描述皮革行业所涵盖的各自然行业之间的关系,不妨可以把皮革行业整体比作一条有机组合的皮革产业链。那么,制革、毛皮行业当为“源头”,而制鞋行业堪称革制品“龙头”,其他制品行业便是“躯干、肢体和鳞羽”,配套行业则可喻为“两翼”,各自然行业相互依存,不可或缺。

制革行业是皮革工业的基础行业,是属于资源再利用行业,也是整个皮革产业链的源头。长期以来,处于生产周期长、环境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等相对落后状态。制革行业的生存、运行与发展,有赖于畜牧业的开拓发展,以提供制革原料皮资源;更仰仗于皮革化工和皮革机械行业的配套协同,优质的皮革化学品,机械化的加工装备,可赋予制革行业以“双翼”而振翅腾飞。当原料性的皮革成品产出以后,制革行业便将后续使命转移给位于皮革产业链中下游的皮鞋、皮件等制品行业继续运行,最终产出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日用皮革制品,以及工农业、国防工业等特殊用途产品。

早期萌芽

早在19世纪50年代,上海的制革和皮革制品行业已从萌芽绽放到初具雏形。当时在上海滩,申城沿旧城河、西门和斜桥一带,生产栲皮(亦即植物鞣革)及箱子皮(亦即箱包革)的作坊鳞次栉比,其中陈财记、韩裕茂和裕新记等皮坊已有相当规模。但从总体而言,多为手工作坊,生产条件简陋,劳动环境艰苦,技术进步缓慢。

19世纪后叶,外国商人在上海滩开始陆续兴办机制皮革工厂。公元年(清光绪四年),上海第一家专业制革的“上海硝皮厂”诞生。其时,英商“全美洋行”率先在上海浦东开设上海硝皮厂,后由英商“仁记洋行”于年接办,并开始引入华人股份,更名为“上海熟皮公司”。

直至年8月工厂因火灾停业,三个月后被上海招商局李松云等人收购盘下,并恢复生产,遂定名为“中国制造熟皮公司”,成为上海最早部分使用机械设备的专业制革企业。公元年(清光绪十六年),国人周氏也在沪上开设了“周记硝皮工场”,仍为手工作坊,主要生产栲皮。公元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浙江绍兴人孙德发在上海徽宁路开设了孙德兴皮坊,从事手工制革生产。

公元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浙江宁波人方液仙,在上海创办了“龙华制革厂”,并开始采用化学药物和机械加工相结合的近代制革技术,主营制革,兼做各式皮鞋,以及多种皮件制品,是上海民族资本开办的第一家从制革到制品全能型的皮革企业。

据史料记载,时至公元年(清宣统二年),上海先后又有8家制革厂相继开业。例如,年,上海人顾氏盘得一家开设于年的“周记硝皮工场”,并将之改建成“华益硝皮厂”,生产牛皮底革。

公元年(民国元年),浙江绍兴人陈永兴在上海徐家汇路37弄4号开设了“陈永兴皮坊”,是当时上海率先专业生产羊皮革的厂坊,年产羊皮革达2万张。公元年(民国三年),浙江宁波人周文林投资15万两银子在上海开办了“精益制革厂”,该厂成为当时全国民族资本最大的皮革企业。

公元年(民国五年),浙江绍兴人张信坤在上海华山路朱家角49弄18号开设了“源牲皮坊”,是当时上海第一家生产牛皮球革的专业厂坊,为皮革制品行业加工制造16片篮、排、足三大运动球雪中送炭,提供了球革原材料。同年,一家“源大制革厂”,率先采用“铬鞣”生产牛皮面革。铬鞣生产工艺的应用和铬鞣牛面革的亮相,备受业界青睐,也使鞣革方式与皮革产品出现一次质的飞跃。

公元年(民国七年),当时的“孙荣记制革厂”最先研制成箱包纹皮(革),使上海率先开启了采用国产纹皮制造“西式”皮箱的历史。公元年(民国八年),由金燮麟开办的“上海金燮记制革厂”研制成羊皮服装革,为一家“永利皮衣号”提供原料而制成当时市场上时尚流行的羊皮革服装,为我国利用羊皮革制造日用服饰开创了先河。制革工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皮革制品业的发展延伸。

时至20世纪20年代初,皮革制品企业迅猛增加,生产品种开始从相继填补空白而迈向逐步齐全,并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厂。例如,年创办的巩昌皮革厂专业生产皮结、轮带和皮辊,为机械、纺织等行业提供配套件(品);又如,年国内第一家球厂李高记球厂诞生,率先为体育界提供国货运动球;再如,年,傅降临创设了国内最早的运动鞋厂——“傅中兴运动鞋店”;等等。据有关资料记载,年,上海已有制革和皮革制品厂(坊)多家,经销皮革制品的商店有多家,其中部分商店设有工场,承接定货业务。

抗战前后

公元年(民国十四年),“五卅”运动前后,在如火如荼的反帝爱国运动大力促进下,社会上一度涌现“提倡国货,排斥洋货”的浪潮,上海皮革业在与外商同行的竞争中,曾经一度出现了蓄势迂回与出击突破的交替局面,时势艰难,发展缓慢。公元年,原“周记硝皮工场”改名为“祥生制革厂”,有职工30多人,除继续生产牛皮底革外,还生产部分牛皮面革,是当时沪上规模最大的国人所办的制革厂。抗日战争前夕,上海皮革工业已有大小工厂多家。其中,协源昌制革厂的“麒麟牌”牛皮底革、“地球牌”牛皮面革,李高记皮球厂的“国际牌”足球,协兴运动器具厂的“火车牌”篮、排球,傅中兴运动皮鞋店生产的“火炬牌”皮制运动鞋,北京鞋厂的“方趾牌”男皮鞋等业已成为国货名牌产品,畅销国内市场,部分销往东南亚地区。

公元年(民国二十三年),上海皮革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业已攀达一个新高峰,并在全国同行中占有重要地位。据年统计资料,当时上海的机器制革业已近全国的半壁江山,制革厂(坊)数占全国的45%,资产总额占全国46%,工业总产值占全国44.97%。

公元年(民国二十六年),经营上海孙德兴皮坊的浙江绍兴人孙德发,因其擅长制作优质鞋面革而享誉申城。实践出真知,其居然将所谓“翻水可顶术”用于皮革防水获得成功(笔者注:孙德发从德商“德孚洋行”在上海推销树脂化料用于制革而从中获得启示,研制出表面疏水并具防水性能的修饰面革。)。年,孙氏又研制成功了牛皮沙发革,一时名噪沪上。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中信局敌产清理处在上海接收了一家工厂,改称“经济部中央工业试验所制革鞣料示范实验工厂”。该厂初期仅有职工30余人,后增至80多人,以生产军用革、工业用革、重革为主。另有一家属于军需系统联勤总部被服总厂的制革厂,设有制革、皮件、靴、鞋、鞍带等若干部,该厂员工逐年流失,至民国三十八年只剩一百三四十人。

据记载,建国前夕,上海皮革工业共有大小厂(坊)家,从业人员人。其中:制革业家,从业人员人;皮鞋业多家,从业人员多人;皮件业家,从业人员人。在制革业中,从研发能力与生产规模来看,当时的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工业试验所制革鞣料示范实验工厂(简称“中工制革厂”)和军需系统“联勤总部”被服总厂的制革厂为业界所瞩目。

这个时期,就上海制革业总体情况而言,大致可从厂坊结构、生产设备和原料来源三方面予以简述。

其一,以厂坊结构区分,大致可分为三种:(1)拥有厂房车间,初具机械化生产能力。亦即采用各种制革机械设备从事生产,工厂规模较大,约有10家,其中三四家为外商经办。企业管理一般由工程师或技术员管理生产作业,由另设“发行所”从事营销,经理主管。(2)工厂即工场,半机械化状态。工厂规模相对较小,生产设备基本齐全,部分工序采用机械操作,生产销售均在一处。这种厂坊多为“南京帮”(俗称京帮)所办,约有四五十家。(3)旧式制革厂坊,即传统手工作坊。或是几个人合伙经办,或是父子兄弟合作。产品单一,生产销售一体,约有余家。

其二,就生产设备而言,规模较大的制革厂,多数生产工序采用机械操作,少数工序仍要人工完成。后者如生皮的刀刮除脂、去肉刨皮、手推脱毛、以及张皮晾晒等等皆由人工操作。至于手工作坊其主要生产工序大多采用手工操作。个别大型制革厂,拥有主要制革机械设备如:转鼓、挤水机、铲皮机、磨光机、滚筒式压花机等。

其三,从原料来源来看,当时上海制革业所需的生产原料如牛、羊、马原料皮,大多来自中国内地各省,也从中国香港地区和朝鲜输入一些。基本化工材料,如石灰、工业盐、拷油、树皮、五倍子、硫酸、硝镪水、红矾、蓝明矾,还有各种染料、颜料等等,除石灰、工业盐、部分鞣料外,不少系国外产品,还需要依赖进口。

建国初期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由于解放前我国皮革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原料匮乏,所以建国后的当务之急就是努力维持生产,恢复建设。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建设尚处于恢复改造时期,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下,全国皮革工业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是:恢复建设,发展生产,提高全国皮革及其制品的数量、品种和质量,努力满足军需、工业、民生等方面的基本供给和社会需求。

在—年的八年间,上海制革业和全国同行一样处于恢复改造时期,经历了初期恢复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行业开始逐步呈现旧貌换新颜的景象。

随着文艺界对民族音乐的情有独钟,一时铜锣皮鼓、秧歌“腰鼓”开始风行,上海沪光制革厂在传承鼓皮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成为国内第一家“鼓皮”(鼓皮革)专业生产厂。从50年代的“传统鼓皮”发展到60年代的“定音鼓皮”,制成五音排鼓,敲击丰富有音律,深受乐团艺人青睐。

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上海皮革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原中工制革厂在上海解放后实行军管,改为地方国营上海益民制革厂。原联勤总部制革厂由解放军华东军区接管,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工厂。

制革行业恢复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要针对制革原料皮资源不足的状况,尽快解决这个发展“瓶颈”问题。年,轻工业部和军委总后勤部军需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制革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利用猪皮制革,开辟原皮新资源”的建议,并决定皮革工业当时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是:利用猪皮制革,合理使用牛羊皮,增产皮革制品,切实保障首先供应军需,兼顾工业和民用,确保我国皮革工业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方向发展。年底,上海皮革业共有工厂(作坊)家,职工总数人,完成工业总产值万元,为年的2.65倍,是当时上海轻纺工业“八大支柱行业”之一。

自年起,国家开始对个体手工业、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上海皮革行业陆续将家个体手工皮坊(其中制革家)率先纳入社会主义改造,引导走合作化道路。

年底,上海皮革行业共有企业家。其中,制革家,皮件家,皮鞋家。在家制革企业中,手工业作坊家、私营工厂家、还有国营工厂1家。接着,上海皮革全行业开始实行个体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年1月,上海皮革工业中的私营工厂、连同从业人员4人以上的手工业作坊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同年建立上海市皮革工业公司和上海市皮革生产合作社联合社筹备处,分别对国营、公私合营和集体所有制的制革、皮鞋和皮件等企业实行全面的行业管理,并在年底前把家公私合营工厂裁并改组成家企业,分别隶属于上海市皮革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和上海市皮革工业公司,以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发展。这些企业年工业总产值为年的1.72倍,为年的3.7倍。

年,在轻工业部提出对全国现有制革企业实行“改组改造”的过程中,上海市皮革生产合作社联合社所属的作坊和合作社,面临与时俱进,行将全部转为地方国营企业,为此于是年6月全部被纳入上海市皮革工业公司旗下。

上海市皮革工业公司为了贯彻上海市府“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工业方针,以发展原料生产,开展技术革新,挖掘生产潜力的原则精神,对所属企业进行裁并改组。该裁并改组工作采取“调整改组与改建新建”相结合的具体举措:首先将家合作社(组)由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过渡成为地方国营企业;随后连同家公私合营企业和一家老国营企业益民制革厂改组改造成为公司所属82家企业;其中,扩建了上海红光制革厂,新建了上海皮革化工厂,组建了上海皮革金属厂、上海皮革机械厂和上海鞋楦厂等。

总之,通过调整更新与改组改造,加强了制革原料生产,开发了皮革化工新领域,充实了业内配套协作,使公司所属皮革行业的生产结构更趋于合理完善。

(笔者注:上海市皮革工业公司,曾因时势推移、改组改造、体制转换,先后易名上海市皮革塑料制品公司、上海市皮革制品公司、上海皮革公司、上海皮革有限公司。)

(未完待续)

来源:中国皮革协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85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