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对全球军火市场的冲击即将到来,一些过去口碑不错的俄罗斯武器装备受到了质疑,西方制裁引发的武器生产供应链危机都将促进世界各国重新考虑国防预算物资需求和军事关系。过去俄罗斯武器的特点是比西方替代品更便宜更容易维护且性能也不错,其军品出口在全球市场所占的份额为19%,仅次于美国的39%。
据西方国家统计,几个月来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已经损失了近千辆坦克,门火炮,36架战斗机和至少50架直升机,这些战损数据正在破坏俄罗斯坦克战斗机和直升机的形象,将会影响到未来的销售。
另外有报道称俄军导弹的故障率可能高达50%~60%,比如袭击马达西奇航空发动机工厂的4枚导弹全部打偏,这些实战情况也将进一步引发某些国家对俄罗斯武器的不信任。西方因此推测俄罗斯作为传统的武器供应国,将在未来几年内慢慢的失去国际市场,而美国和中国都将争夺这些份额。
因此我们的相关企业必须发力推销,非西方体系的武器不能便宜了美国。目前中国在全球武器贸易中所占份额为4.6%,仅次于法国的11%,排在全球第四位,但是如果看世界上前20家防务公司和军工企业的排名有7家是中国的企业,这意味着我国军工部门的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只不过以前主要把销售市场放在了中国国内,比如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国。
因此出口更多的舰艇是自然而然的,下一步中国还是军用无人机技术,远程火箭炮技术,反舰导弹技术,激光武器技术的引领者,国产战斗机的技术性能也超过了俄罗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40个武器进口国中,只有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缅甸从中国购买了大部分的主战装备。
欧亚时报认为,如果中国想避免俄罗斯武器市场落入西方手中,可以在一带一路倡议等经济合作的框架下,向有关国家介绍自己的先进装备,加速拓展国际军火市场。
目前中国需要努力的方向主要包括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从国家层面统筹先进武器装备的促销工作,而不仅仅是依靠军工出口公司。过去中国发展对外关系主要是以经济合作为主,未来可以更多的帮助相关国家发展国防工业发展军事合作,也能对经济合作起到稳定作用。俄罗斯过去向第三世界国家推销武器装备时,往往是倾全国之力,中国也可以学习这一点。
第二,应该积极的参加世界各国举办的军事装备展览会,以吸引国际武器买家的注意,用更加开放透明的心态参加航展和武器装备博览会,让更多的国际客户了解中国武器装备的性能。比如参加航展时摆放一个飞机模型与在现场进行几次真机的飞行表演,其宣传效果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第三,我们可以更多的采用合资合作的模式推广中国研制的新型武器系统,与巴基斯坦联合开发的枭龙战斗机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第四,去增加国产武器装备的实战经验中国出口的各类先进武器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难以向客户证明这些武器装备在实战情况下是否技术性能先进运作良好。可以说缺少实战的检验是一个难以回避的大问题,现在的情况有所改观,比如我国研制的激光武器就已经在沙特获得了不俗的战绩,而中国研制的多个系列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在中东地区已经成为了战场上的主角。
总体来看,推动武器装备的出口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现在又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时期,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国际军火市场的机会窗口正在到来,提升中国的影响力时不我待,需要预做准备和加倍努力积极寻找和把握机会。因为在该领域我们不能便宜了美国和某些西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