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都背着书包的二战日军,包里到底装了什

北京看白癜风费用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在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各国士兵里,日本士兵的外形绝对是最有特点的。日本兵的军帽就比较特别,上窄下宽,像个“僧帽”,而且两边垂着两扇布面,老百姓俗称“猪耳朵”。日军还有两个特征,那就是“书包”和“眼镜”。在二战的影像资料中,我们能发现日本士兵无论行军,休息,还是战斗,甚至拼刺刀的时候,背上都背着一个亮亮的“小书包”。而且日本兵里很多人都戴圆框眼镜,留着小胡子,看着“文质彬彬”。身材矮小的日军戴着眼镜,穿着短裤,背着书包,要不是手上拿着枪,这些人看着就像一群春游的“童子军”。“文质彬彬”的日军背着书包从中国打到东南亚和太平洋,日军为什么对“书包”情有独钟?这个小小的背包里面装着什么呢?一、日军影像:一群春游童子军其实日军士兵背的这个小书包,就是行军打仗时的行李,军队里称之为“携行具”。随着一些射击生存游戏的普及,很多人也了解了军用背包的作用。从弹药到武器配件、饮料、急救箱,都在这个小小的背包里装着。不同国家的士兵都有自己的背包,大小、形制不一样,而日军的这个小书包很有岛国特色。日军的背包首先就是“小”。年侵华战争爆发时,日本还穿着年配发的“昭五式军服”,这种军服配备一个牛皮小书包,跟后来日本学生用的书包非常相似。“昭五式”牛皮背包结实耐用,牛皮下面有木质框架结构,类似于今天的某些女士背包,装东西方便,而且非常美观。日军对这个装备很是满意,中国军队也喜欢这个精致的小包。在抗战时,国军对缴获的日军皮包非常珍爱,只有军官才能分配。此外,“昭五式”日本军官的背包是马皮的,比士兵的牛皮包还要精致,直到今天在军品市场上也很贵。但这两种背包的成本比较高昂,随着年侵华战争开始,日本需要裁减一切不必要的开销,背包在军部眼里自然不算重要的东西。于是在年,日军改穿“九八式军服”,第二年配发了“九九式背囊”,日本兵背上的小皮书包也变成了帆布包。新款“九九式背囊”的大小几乎没什么变化,都比较小,但是样子却丑了一个档次。这款帆布包的工业设计堪称一绝,小小的身上长长短短有十条绳子,用来捆扎各种军用装备。士兵们一般将日用品,例如贴身的内衣裤,以及食品、饮水、药品、喜欢的纪念品和财产装到背包里,剩余的军铲、军毯、弹药以及帐篷和雨披都绑在外面。日军一个士兵出征时,一次会带两到三天的军粮,加上弹药其他物资,背上的背包总重接近10公斤。10公斤并不算重,但是背着这玩意长途行军也很累人,可日本士兵并不在乎,他们不光行军打仗,哪怕拼刺刀都不放弃自己的背包,这是为什么呢?二、小书包,大靠山无论是在二战还是今天,“背囊”都是一个士兵非常重要的装备,跟步枪有得一比。一般在长途行军过程中,士兵个人的物资和武器都是分配到人头的,物资自己保管,武器自己保养。在战斗情况下,这些物资就是士兵唯一的补给,只要有背囊,哪怕是一个人,也能用背包维持两到三天的体力和战斗力。背包是士兵的命运所系,而要不要在开战前把背包卸掉,取决于当时遇到的具体战场情况。如果是大规模的部队行动,挖战壕,打阵地战,一般军队后方会有后勤中心。士兵们也会根据编制分散开来,吃饭、睡觉都有统一部署,背包会统一存放起来。存放背包的地方叫“军需库”,士兵的背包按照编制存放,在上级下达战斗命令时统一发放。这里要解释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军人的背包和里面的东西是私人物品,其实并不是这样。军队的物品基本都是公用,士兵的私人物品例如信件、照片、护身符、勋章等一般随身携带,此外装备、补给品都在战时统一发放。但如果是行进中的运动战,士兵们只能以班排为单位战斗,背包就是士兵的命根子。战场瞬息万变,不断变换的战线让战场没有稳定的后方,所以士兵的任何物资都必须寸步不离。在战场上,食物和水可以一起分享,这是同袍情谊。但是衣物和药品、弹药缺失后很难补充,一人拖后腿,影响集体战斗力。在战场上,军队是一个集体,长官会监督士兵们保护自己的物资和装备,哪怕在战斗中也不能轻易放弃背包。三、小小的背包,也反映了国力行军打仗是军人的事,但是军人的装备和后勤的水平,却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二战时各国都有自己的携行具,士兵打仗时也会背上自己的物资,但是各大强国很少像日军一样,开战从头至尾永远背着书包。究其原因,其实是日军在漫长的战争里上遇到了补给问题。在日本军队编制里,师团分为“驮马师团”和“挽马师团”,其实就是一般军队的“山地师”和“野战师”。而日军之所以这样命名部队,背后显示出了其后勤运输能力严重依靠骡马。二战的日本虽然算是东亚强国,但是在世界列强面前排在末位,日军能发动百万人侵华,但是国力也很快透支,在年后就开始慢慢走下坡路。日本的陆军是出了名的机械化程度低,各种武器和补给运输都靠铁路,车辆运输比较少。日军后勤差,第一是没那么多汽车,第二是因为没汽油。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战线十分漫长,运输的主力是人力和畜力,后方的物资可以用车辆大宗运输,前线的士兵就没那个福气了。日军不像美军、苏军、德军,有汽车一车一车拉物资,就算在前线被包围,也有空投补给。日本士兵只能用小包背上,有的王牌部队有骡马运输已经很幸运了。在二战后期,日军南下东南亚和西太平洋,为了减轻士兵在热带作战的负重,日本南部方面军使用“九三式背囊”来装物资。这个斜挎包的体积小于正常的“小书包”,而且斜挎在后腰不挡着后背,在大热天也不会太热,有助于在热带作战。日军士兵自己也很讨厌大包小包,总是想尽办法将背包里不用的东西都丢掉,夏天想丢冬装,冬天想丢雨披,但是此行为被长官严令禁止。在整个二战里,日军一直信奉着“人定胜天”的原则,认为国力的不足、军备的不足,都能用人的意志力,用军队的“武士道精神”扛过去。但是事实证明,想用“精神”来打仗,这无异于痴人说梦。日军士兵的负重不低,但是单位战斗力根本比不了苏德美英,小小的书包装不下日本侵略的梦想,却留下战史上的一段趣闻。文/商学野参考资料:1、《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陆军兵器生产的局限》,马军、张环泽2、《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队武器装备之比较》,姜廷玉、王湘江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606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