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村不在偏有好吃的则灵
今天呢
小葵花就带大家去个神秘的小村子
究竟有多神秘呢?
一起去看看吧
这个小村子非常的隐蔽,究竟有多隐蔽呢,听老人讲,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村庄藏在山里,这里成了八路军的根据地,军用物资、伤员都藏在村里,若不是叛徒告密,日本鬼子是无论如何都找不到这里的。进村只有一条通道,顺着山路一路而上要拐好多道弯,直到一个山洞,这个山洞就是进出村庄的唯一通道。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说,这个山洞是年开始修的,村大队出钱,给劳力记工分,直到年才修通。说到这,大家就知道这个村的与众不同了吧,这个小村庄位于新店子镇东南部,名叫万子峪,于明朝始建,村庄四面环山,地形似“卍”字,故取村名为万字峪,以后演变为万子峪。万子峪村
?
●
○
万子峪村致富有三大法宝:毛驴、红薯和粉条。在以前,万子峪村家家都有一只小毛驴,他从来也不骑,不好意思,小葵花跑偏了。为什么会有毛驴呢?原来村子里四面环山,大部分的地都在山坡上,一疙瘩一块儿,道路不好走,在这儿种地机器不好使,根本就上不去,不过毛驴倒是很自如,所以小毛驴就成了家家必备的“农忙小帮手”。不过,如今在走进万子峪,你会发现毛驴的数量正在减少,原来是在去年,新村两委班子上任以来,以农村环境深度整治为契机,拓宽了村庄道路,道路修好后,家里都置办起了农用机器,小毛驴就可以休息啦。现在农用机器都能开到田间地头了,真的是方方面面的都太方便啦~万子峪因为地势海拔的原因,再加上独特的土壤,石灰岩和红黏土的混合,这里种出来的红薯口感好、甘甜可口,软糯不腻。没错,第二件致富法宝就是红薯啦!别小瞧这个小小的红薯,却带动了万子峪村的经济呢,真是小红薯带来大效益呢!万子峪的红薯,是当地的老品种,在种植方面也是采取着最传统的方法,在口感方面也是最原始最初的味道。村子里也有其他户种植新品种,但是口感略微还是差点,外地的客商还是更认老品种的红薯。秋后红薯大批量下来的时候,鲜薯不易储存,而且在出红薯的时候,容易出现镐伤,所以广大农民朋友发动群众的智慧,开始把红薯烀熟后切开晾晒成干,等个一两个月,地地道道的红薯干就可以吃啦~以前传统的晾晒红薯干,是要晒到房顶上的。但是如果赶上下雪来不及苫盖,那么到嘴的美味就会飞走啦~现在家家几乎都会有晾晒红薯干的架子,这样就非常方便。如果家里地多,是红薯大户的话,家里会有好几层的架子,光是看看就是满满的幸福感~除了晾晒红薯干,村民们又开始将红薯粉加工成粉条,这可是最正宗、最传统的手工粉条,不添加增白剂、防腐剂、食用胶,吃着筋道放心。机器生产出来的粉条,吃起来总是差点儿“意思”。万子峪的粉条,采用最传统的手法,将揉好的软硬刚好的红薯淀粉面团放在漏斗里,师傅不停地用手锤震动漏斗,受力均匀的面团粉在外力的作用下从漏斗的圆孔中挤压出一根根粉条,只要师傅手不停,粉条就源源不断地往下漏,漏的过程中逐渐变细,入锅的粉条像长长细细的鱼儿在水里欢快地游动。落入开水锅中的粉条要煮一定时间后,捞到冷水锅中冷却定型。粉条冷却后用穿棍挂起来,架到竹杠上晾晒。几十排粉条架,在太阳的照射下透着金光,非常壮观。遇到好的天气晒两天就可以了。干透了的红薯粉条,色泽鲜亮,还带有红薯的清香。万子峪的手工粉条在十里八村还是非常有名的,更有北京、天津等地的顾客上门来采购。村民们也为自家的粉条制作了礼品盒,一礼品盒就是足足的十斤,逢年过节,提几箱走亲戚别提多有面子了,简直是送礼必备佳品呢!村子里现在大部分都是老人,年轻子女都在外打拼,但是他们并没有忘记哺育他们的家乡父老,他们开办网店,做微商,想尽办法帮村里的老百姓们拓宽销路,增加收益。村党支部书记刘庆龙向小葵花表示:“明年的计划就是启动饮水上山工程,这样到时候红薯的产量肯定会大大地增产,到时候每家每户都会直接受益,这也是为子孙造福的好事”。这样的一个小山村,没想到还藏着这么多的好吃的吧!天气越来越冷,正是吃火锅的季节,吃火锅怎么可能少的了粉条呢,万子峪地地道道的红薯粉条,吃起来健康又放心呢!吃惯了大鱼大肉,怎能不来点稀粥养养胃呢?棒子粥(手动划掉,玉米渣粥)配红薯干,简直是绝配了!这个冬天,小葵花要把小葵花籽们养的白白胖胖的~
咳咳咳说正事想买特色农产品的小葵花籽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