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起,大众日报及客户端等全媒体平台推出“走在前开新局”大型主题报道,记者深入16市基层一线调研采访,集中展现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推进“三个十大”行动的创新举措、进展成效,生动讲述各地砥砺奋进、创新实干的鲜活事例,充分反映山东发展的新变化新气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天刊发第四十七组报道:“十强产业”看济南。
00:59以优势主导产业为支撑,以新兴产业为未来驱动,济南——
数字赋能,现代产业乘风起势
□大众日报记者申红段婷婷王健刘飞跃
走进山东华伟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机器轰鸣、工人干劲十足,这些看似各自忙碌的设备、人员,却被两张无形的网联结在一起。
“今年年初,我们通过确定性网络,为企业打造数字工厂。”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技术总监关家樑介绍,通过物联网技改,将孤立的设备统一纳入信息化系统,与此同时,将各部门数字系统打通,形成统一管理系统。
“比如,以往企业想要看生产率,需要从生产管理系统调取产出数据,再从办公系统调取工时数据,手动计算。”关家樑介绍,如今,生产率等各类数据可实时管理,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支点。通过数字工厂赋能,企业设备利用效率提升了10%,核心产品投诉率降低35%,人员效率提升了5%。
新与旧的碰撞,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交流融合,正在奏出济南市现代产业的美妙乐章。
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济南市作为一座基础雄厚的老工业城市,有过辉煌的过去,也曾在转型升级中经受阵痛。年,一场规格、规模空前的动员大会,拉开了济南市“工业强市”的序幕。立足产业优势,济南市确立了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梳理出37条产业链和40个产业集群。如今,四大主导产业链式集群规模化发展崛起成势,去年规模总量达到1.3万亿元。
在高新区孙村片区的算谷产业园,一期及二期首开地块已全部封顶,按计划,将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以算谷产业园和算谷科技园为核心载体的“中国算谷”,到年,数字产业规模将超亿元,年规模超1万亿元,将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产业发展高地。
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济南市前瞻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步跨越。
今年2月23日,全球首张确定性网络在济南发布,6月30日确定性网络完成2.0版本部署,已覆盖全省16市;目前,山东省数据中心在用标准机架数已突破24万个,济南占35.4%,居全省首位;济南累计建成5G基站设施3.27万余处,居全省首位;固定宽带平均可用下载速率居全国主要城市第四位、全省首位;成功入选国家首批5G商用城市、千兆城市、新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
存量变革的同时,高起点谋划、前瞻性布局,正在为济南未来发展铺就不断上升的阶梯。
7月27日12时12分,世界首颗低轨量子密钥分发微纳卫星“济南一号”成功发射;7月31日,山东微波电真空公司国内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行波管自动化生产线顺利通过验收;8月18日,10位院士齐聚济南,吸引他们的正是济南日渐崛起的空天信息产业……年起,济南开始逐梦“星辰大海”。3年来,空天信息产业从一粒种子,快速成长为参天大树,产业链上已聚集余家上下游企业。
除了空天信息以外,区块链、量子通信、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赛道上,济南正在扎牢未来产业底座,培育新的增长极。
数字赋能,动能澎湃。年济南GDP突破万亿大关,工业支撑作用明显。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亿元。以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亿元,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稳居全省首位。“从年到年,济南市工业营业收入连续三年跨越三个千亿台阶,从亿元增长至到亿元。”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汲佩德介绍,“根据当前形势,年工业营收过万亿的目标有望提前完成。”
济南抓存量提质增效,抓增量招大引强,四大主导产业崛起成峰
以产业高度支撑省会首位度
□大众日报记者申红段婷婷王健刘飞跃
“世界第一环”在济南发运;刀片电池有了济南造;博科生物旗下企业自主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以及医用荧光定量PCR仪相继获批上市……今年上半年,济南各产业领域突破不断,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
发展是第一要务,产业是发展的第一支撑,产业高度决定了城市高度。济南市锚定“工业强市”航向,一手抓存量提质增效,紧紧围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谋划推进链式发展,力争年内实现规模总量突破1.4万亿元。一手抓增量招大引强,加快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产业导入,聚焦量子通信、空天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强头部企业招引,全力培育以新动能为硬核支撑的新增长极。同时,坚持以高端制造业吸引集聚高端服务业,着力构建有效服务“十强产业”发展的一流生态,厚植省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优结构——
链式集群构筑产业“四梁八柱”
走进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泰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米长的不锈钢冷轧生产线,仅有6人在操作室内通过电脑操控作业。
泰山钢铁作为山东省不锈钢产业链“链长”单位,正全力发挥好“链长”的引领作用。“我们在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稳定供应链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全产业链的供需体系。”泰山钢铁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胜介绍,“上延”是在印度尼西亚建设了镍铁生产线,今年5月13日已顺利出铁;“下伸”是年投产的这条不锈钢冷轧生产线,并以此为依托建设不锈钢深加工制品园区和产业集群,以完整的产业链增强抗风险能力。
如今,泰山钢铁正带领全省90多家不锈钢上下游企业,在不锈钢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上加速突破,持续拓展不锈钢场景应用,加快推动不锈钢产业集群建设。
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群发展,是济南市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牵引,济南市确定四大主导产业,梳理37条产业链、40个产业集群,构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目前,济南有9个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4个入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5个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
稳固基础、做强优势的同时,济南市也提前布局新赛道,培育新动能。
在济南市莱芜区,山东豪驰智能汽车有限公司的冲压车间,流水线上的工业机器人“手臂”上下舞动,一个个车身整齐划一、快速成型……这是新标准下我省获批的第一家新能源商用车整车企业,也是济南市重点打造的5G场景无人驾驶批量整车智造基地。豪驰汽车年10月量产,今年以来已经下线45款车型。
新能源汽车是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与现有优势产业高度协同,因此济南市早早就开始谋划,除豪驰以外,乘用车方面先后与吉利、比亚迪达成合作;商用车方面,凯傲智能叉车和中国重汽智能网联重卡项目异军突起。去年以来,山东首个8英寸车规级功率半导体芯片项目通线;凯傲新能源叉车正式下线;济南弗迪电池项目启动通线……产业链条正在逐渐“丰满”。
以加快建设智能经济强市和数字先锋城市为牵引,济南市工业信息化规模总量实现“三年一大步”的历史性跨越赶超,主要指标由全省第三梯队跃升至第一梯队,形成了的竞争新优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水平全省第1;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全省第2;工业增加值总量全省第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全省第4;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全省第5。年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双双迈入国家一线城市前列。
强动能——
营造优良创新生态
在济南市章丘区,占地余亩的伊莱特核电深海工程高端装备科创产业园,各项设备已经进入到安装调试的最后阶段。该园区把绿色低碳的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到传统锻造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新园区,原有锻造业的下脚料可以作为材料制备的来源,材料制备后,直接℃高温送至锻造车间加工。通过各种新技术应用,大幅度减少材料、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牛余刚介绍。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伊莱特顶格投入技术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站上行业领军位置。就在8月5日,伊莱特锻造的直径15.米环轧钢环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第一”。
像这样的“隐形冠军”,济南市还有很多。近年来,济南市深入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工程,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构建起专精特新企业三级培育体系,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云帆计划”、税收服务“春雨润苗”专项行动等17个专项举措。自年起,济南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呈现逐年跨越式增长态势,截至目前,省级瞪羚企业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家,持续领跑全省。在刚刚公示的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济南市天诺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50家企业上榜,济南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85家。
在位于天桥区的天诺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片特殊“布料”。
“这是软体电磁屏蔽材料,别看它不起眼,却解决了高频下电磁兼容的问题。”天诺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郑杰介绍,华为、小米、VIVO、OPPO等品牌手机都应用了这款材料,该产品市场占有率已居行业首位。
“以前,长时间使用手机,会有头晕等不适,主要是由于电磁波辐射泄漏。”郑杰介绍,这款新材料可以有效屏蔽电磁波,同时还具有抗干扰等功能。
通过产学研合作,天诺光电抢占技术高点,目前已拥有授权国家专利61项,牵头制定并发布实施国家标准3项,国家军用标准2项,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瞪羚、“专精特新”企业,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这些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正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先锋队,成为先进制造业强链补链、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力量,助力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既有参天大树,又有灌木丛生,济南市正在形成优良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如今,在济南,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互动,产业动能增强,工业经济韧性也在持续提升。今年以来,高新技术企业保持强劲增长势头,1—6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7%。
增活力——
用优质服务厚植发展沃土
“济南高新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尤其是国产EDA高性能研发平台汇聚的高性能服务器计算资源,大大加快了我们EDA软件的测试速度。”概伦电子工程副总裁马玉涛介绍。概伦电子工程是一家提供大规模高精度集成电路仿真、高端半导体器件建模、半导体参数测试解决方案的厂商,每天都要进行软件测试和更新。“原来跑一遍需要一两周,现在一天就能做完测试,开发周期大大缩短。”在马玉涛看来,强大的公共服务体系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一株树苗到参天大树,离不开阳光雨露;而企业发展壮大,也离不开优质的发展生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济南市大力发展产业金融、工业设计、现代物流、人力资本等产业,着力构建有效服务“十强产业”发展的一流生态。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让30多家企业实现牵手合作。”在近期举办的济南市新能源商用车产销衔接对接会上,豪驰汽车新增1万台订单,销售额5亿元。在公司市场部部长孙越看来,济南市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释放着工业强市的决心、力度和信心。
今年5月底以来,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市直相关部门已先后举办钢铁产品、生物医药暨防疫物资产品等12场产销衔接专题对接会,现场签约额及签约意向达到50亿元,带动挖潜新增工业产值近亿元。
今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冲击,济南市迅速推出一揽子助企纾困措施。济南市企业服务中心在“泉惠企”平台设立“助企纾困专区”,集中发布各级助企纾困政策条、政策兑现项目44项;畅通惠企政策兑现渠道,小微企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政府贴息资格审核等政策可通过平台直接申报,43项通过“泉惠企”平台链接其他平台申报。助企纾困政策发布以来,为28.3万市场主体减免税费、租金约5.4亿元,为26.5万市场主体提供贷款等资金扶持约.1亿元。
目前,济南市已形成“1+N”80余个文件的工业强市政策体系。“当前济南市工业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期,要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汲佩德表示,济南市探索建立“三个三”的工信创新发展路径,即聚焦制造业优化升级、数字经济引领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大重点,持续培育创新驱动、项目带动、政策促动三大动能,推动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引领发展三个发展走在前,构建起产业、政策、服务“三位一体”的一流工信发展生态。
短评
夯实“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
□大众日报记者段婷婷
在国际形势复杂、疫情起伏反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大背景下,济南如何挺起高质量发展的龙头,扛起“强省会”担当?
迎难而上,“工业强市”战略就像一面大旗,济南市发挥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牵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动能、完善产业生态,为抵御风险、打牢“稳”的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济南工业经济规模总量实现了“三年一大步”的历史性跨越赶超,年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双双迈入国家一线城市前列,连续三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持续领跑全省……这些都是工业稳增长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
“稳”的基础不断加固,“进”的力量也在持续迸发。这种力量体现在传统产业持续转型升级,高端智能制造由点及面扩展;体现在技术革新带动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不断突破;体现在未来产业布局发展中一次次走在前;体现在面对疫情挑战,政府及时反应,创新政策服务……济南市工业经济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韧性、底气和后劲。
未来五年,是济南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机遇期、黄金期。当前,济南面临着重大历史性发展机遇,具备了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条件。“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面对风险,砥砺前行,济南必将披荆斩棘、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