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废弃的军工厂,研制生产炮兵的眼睛

什么是三线?三线是年到年,主要涉及中国中西部13个省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河南也是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据了解,河南三线建设跨越10个县的区域,涉及约万人,核、航空、电子、兵器、造船、航天等工业及地方军工企事业单位66个。

河南南阳伏牛山东南端的山峦腹地,这里人烟稀少,山高林密,非常符合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要求,于是国家决定在镇平、南召两县部署建设了厂、厂、厂、厂四个光学企业。

位于镇平县石佛寺镇盘坡村山坳里的原国营华夏光学电子仪器厂便是这四个光学企业之一。该厂始建于年3月,也是伏牛山区第一个建成投产的军用精密光学仪器厂,原名“国营云光仪器厂”,军工代号“厂”,年改为“国营华夏光学电子仪器厂”。厂主要研制和生产63式8倍炮队镜,多用在各种中等射程的火炮上,因此也称为“炮兵的眼睛”。

8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缓和,军工订单的减少,厂也依靠自身过硬的研发和生产技术,逐渐向民用产品转型。曾先后生产过珠江H电子快门照相机、华夏照相机、华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等,曾风靡全国。后来为了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在国家对三线企业大调整的背景下,搬迁至河南省信阳市。

厂虽位于三面环山的山坳中,但一直却是一处繁华热闹的所在。鼎盛时期,工厂有职工家属近多人,厂房、家属区依山而建,依次排开,围墙高建,与世隔绝。生产区内每日高音喇叭声不断,机器轰隆隆不绝于耳。生活区内所有设施一应俱全,宿舍,学校、医院、食堂、澡堂、招待所、商店,俱乐部、篮球场、菜市场、电影院等等。

后来随着工厂的搬迁,热闹欢腾的景象也戛然而止。几千人的大厂说搬就搬,山谷也彷佛在一夜之间冷清下来。建功立业的厂房都被闲置下来,有的车间被改造,有的整体被分割,以及其他人为因素影响,致使厂房及基础设施损毁比较严重。生活区内,一排排红色砖房掩映在树丛之后,门窗早已丢失,只剩下空洞的框架满目疮痍。

沿着台阶层层上去,曾经的食堂、工会、粮站、职工楼等等建筑,便依次出现在眼前。留在大山里的老厂,经过几十年的岁月洗礼,已是一片萧条,一片狼藉的景象。在国内有很多这样废弃的军工厂,结束其一生的使命后被丢弃在大山之中,在你身边有类似的三线厂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894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