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发烧友MILLERLIU谈接收

文:MillerLiu

灵敏度其实不是很重要的指标,这话可是说一大箩筐。以前我也满重视这数字的,手持机灵敏些有些帮助,但是到了座台机,再加上巨大的户外天线,带进来了讯号可是足够把手持机的电路冲坏掉。其他的指标如IFfilter(shapefactor,ultimaterejection),Dynamicrange,AGC,stability,audioquality,front-endbandpassfilter等等,这些都是RNW(荷兰电台)的testreview教我的,日后对我凭评断机器的好坏,和阅读相关报道时比较能对相关解释理解。你看过RNW的测试报告,就直觉比WRTH详细多了,这也是我批评WRTH的地方。以前WRTH给的测试报告都是由RNW执行,因此以前的测试报告是很详实的,如何测试,各个数据如何解读,还有图形出现。但是由年起,WRTH的测试报告就显得小家子气,写的不够具体。对于台币以上的接收机我一定要完整的报告,否则你的投资就泡汤的。目前我在观察TentecRX-军用DSP接收机,不知测试结果如何,只是好其目前DSP的技术到何种地步了。

用随机收听和定期定频收听都是有价值的,只要你有乐趣最重要,SWLer常做bandscanning来得知60米波段(-kHz)现在可以收到哪些电台,这是很好测试自己语言辨识和接收讯号的好方法,对累积电波传播现象的了解有帮助。而定期定频则是要捕捉DX讯号,或是要收听喜好的节目,以前我会在BJT以后找VoiceofKenya,听听那快速击鼓的台呼,会让你兴奋好久,也会固定时间收听阿美利卡之音的“与美国对话”的现场节目,你还可以越洋直拨发问,电话费美国出,你不在现场可不就失之交臂吗?

台湾省其实有代理的也不多,还是看日本的ICOM,Yaesu,Kenwood,AOR,Alinco几个品牌,而美国的手持接收机就没了,而且和大陆有同样的现象,接收机市场都极为小,可以买的不多,卖的价格也高,全部是用日币标价来计算售价。但是有人说在日本可是以日币标价的8折卖出的,此外台湾省的代理通常维修能力有限,收费不赀,很惨吧?主要是以VHF/UHF的车装机为主要市场。想我也是一个香肠族(非法火腿),用此和台北地区的SWL同好做联络和讨论无线电,较少如其他人一般鬼扯蛋。

如果我要的接收机国内找不到的话,就叫店家自己去亲身带货回到台北,我的YupiteruMVT-就是这么回到我手上的,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还有美国出产的接收机其实比日本便宜,如RadioShack,Uniden等手持机和车装机都可以次/秒的高速扫描,你可以去StrongSignals网站看看,这可是日本机作不到的。可惜台湾省,大陆的同好都被日本机广告洗脑了,看不到美国机的优点,业余机也是有此现象。

看论坛上,你们似乎有全力拥抱手持全频接收机(IC-R3,DJ-X2,MVT-,AR-)的现象,有些不认同。接收机有座台机,车装机,手持机三类,各有优劣,要有优秀的HF接收功能,非座台机莫属。当然要随身带着走会困难些,可是作DXpetition一定带座台,不论接收广播或SSB讯号都好,而手持机或是SONYIC-G之类的只适用强讯号广播为主,可以边散步边收听,但是你可不能要求有好的讯号处理能力,如kHz新加坡电台在晚上常有强大讯号存在,如果你要收到此DX,接收机的抗噪声和SSB的好坏就很重要的,但是我三种都有。

MVT-用来接收30-0MHz的叔叔频率,FM/TV广播,偶而收听HF广播(次要目的)。SANGEANATS-A则可以收到更好的广播讯号,散步会带得出门。AR-+,IC-R则是在家来截收长程讯号用的,我常用SSB来隔离邻近干扰,降低fading造成讯号的急剧升降,这是收听国内广播的重要功能。我收听Cambodia,PapuaNewGuniea,SolomanIs,等地广播,座台机功不可没。

收听短波广播本来就有许多不同的乐趣与收听范畴,我刚开始时台湾省是禁止收SSB的业务通信的,因此我也是如你一般收听不同的电台,还写信到RNW荷兰电台索取教材,如receivershoppinglist,booklist,technicalcourse--spectrumstudy,all-roundDXer。对十年前网络不发达时,对SWL的认识有相当的帮助,可说是我的入门老师,现在有了网络可以查方便多了。近几年透过internet让自己与欧美的topDXer互换讯息,知道SWL也可以玩得如火腿族一般深入。

的确,搜集QSL卡也是好习惯。以前东德有RadioBerlinInternational,前苏联有RadioPeaceandProgress,都已经不存在了,而QSL卡正好是历史见证,我有唯一的QSL卡是南美州厄瓜多的HCJB的对北美西部广播,正好我也是大圆航线上的延伸,你可以在-BJT,kHz收到英语广播。同时1.6-6MHz的热带电台(tropicalst)确实需要努力才能收听的到,主要是许多国内广播电台都是小功率,而且天电干扰严重,还有发射机老旧,连我近日在kHz收四川电台也有讯号移动的情形,(四川是我的家乡)。通常要另行制作接收天线,在Hard-coreDX网站有详细的各式接收天线的制作细节,接收天线不用如火腿族要调整驻波等系数,最后你要接收国内(近距离)的短波电台的话,天线记得要架的低一些,因为电波发射仰角很高,低天线对高仰角讯号较有好效果,至于国内短波电台资料,我用GNPDB来抄录各省市电台,一一来接收确认。

我使用的接收机是AORAR+(0-32MHz),ICOMIC-R(0。5-MHz),SONYICF-,SANGEANATS-,天线是米的longwire,13米的longwire及DiamondD-的discone25-0MHz全向天线,可接收到福建上空的航空通话。我是在年蒋介石之子蒋经国过世时,偶然发现收录音机上有SW1,SW2字样,就开始的12年的SWL生涯,从国际广播开始,认识各国国名地名、位置、开播曲和各国语言的辨识。

接着买入SANGEANATS-A,SONYICF-D(即),开始接收航空,航海,业余通讯,也收到的许多大陆的业务通讯,如南通江海岸电台和北京对南极长城站的通讯。而前年开始升级机器购入AOR+,ICOMIC-,从SW(0.5-30MHz)跨入VHF、UHF、LF、VLF的频段,今夏还收到27-40MHz的内地的叔叔电台,也收到福建上空的航管通话。

  27-75MHz频带接收主要是看天吃饭,因为夏天的电离层和气候的变化造成VHF/UHF的超长程传播,运气好你还可以收到UHF的电视声音呢。但是讯号的可是衰减的也极大,例如去年中秋节收到日本85.1MHz的广播,有半小时的高传真讯号,之后讯号逐渐开始出现噪声,最后完全收不到.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而27-40MHz的接收则没有此好运,有时上一句和下一句是来自不同地方。

  在接收天线上最好要讲究一些,户外的高增益天线最佳。如果允许,国外的监听站一定在全方向天线外,再架设增益高的定向天线,因为你已经在截收微弱讯号了,任何可能捕捉讯号的机会都不可放过。当然你用手持接收机来收在讯号极强时任可收到,但是损失可大了,台湾有位Ham是用50MHz的高增益天线来做流星反射的无线电接收,据此交由计算机计算白天时发生的流星数目,这就是使用优异天线最好的例证。

  至于接收机其实还好,最起码要车装接收机(Mobilereceiver)或座台机都可以,至少要能承受天线馈入的强讯号。而目前的DSP(数位信号处理)则是更好的功能,尤其在噪声高时,可以让计算机处理若干的烦恼,可惜应用在民用接收机还不很成熟,我还在期待中。AORJT是一部这样的全频接收机,明年才会上市。

编辑+配图:收音机评论译介来源:广播论坛

由衷感谢“MillerLiu”前辈的分享,由衷感谢“曾工”的技术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70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