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自年成立以来,先后研发出猎鹰1、猎鹰9可回收火箭、猎鹰重型火箭、星舰系列飞船、“星链”卫星通信系统等军民通用型产品,不仅是全美知名的航宇制造和航天运输企业,也是美军的重要合同商,加上他手中的特斯拉公司,整体的建设发展之路具有典型的军民融合特征。
(一)官方大力扶持让民营企业插上翅膀。SpaceX公司成立之初,获得的第一份合同就是来自美国国防部,尽管为美军进行的卫星发射经历了3次失败,猎鹰1号火箭在第4次才宣告成功,但是如果没有来自军方的合同支持,SpaceX作为一家初创公司,也无法在空间发射市场上迈开第一步。年猎鹰1号成功之后,NASA提供了价值16亿美元的12次航天发射的合同,让SpaceX成功摆脱因独立研发和发射失败带来的财务危机,此后逐步发展为航天业的巨头。等到公司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猎鹰9号火箭时,已经无需排队等候,美国空军充分认可了SpaceX在航天发射领域的地位。
(二)良性竞争机制让军用项目廉价高效。尽管SpaceX注重前沿科技理论研发,掌握可回收重复利用火箭、轻量化箭体、梅林火箭发动机等核心技术,但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廉价。猎鹰重型火箭在年的报价仅为1亿美元,联合发射联盟(ULA)的德尔塔4型火箭的报价则高达4.35亿美元,而且载荷能力只有猎鹰的一半,正是这种极高的性价比,让SpaceX成功打破航宇巨头洛马和波音合资的ULA公司的垄断,不断获得美国军方的发射合同。在美国空军最近的一份发射合同中,SpaceX获得2.9亿美元,ULA获得3.5亿美元的份额,让美军实现了太空军事项目的商业制衡,从而不断拉低成本,减缓军费预算方面的压力。
(三)军用项目盈利让民用项目蓬勃发展。SpaceX公司的创始人埃斯·马斯克不仅在航宇制造领域颇有成就,还开办了特斯拉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猎鹰1号火箭接连发射失败之际,特斯拉Roadster的量产都陷入困境,在获得了NASA和美国空军的巨额航天发射合同之后,不仅在航天事业上起死回生,特斯拉的发展也显得后劲十足,到年已经推出了ModelS、ModelX、Model3等多款产品,总收入超过70亿美元。反过来,民用项目的蓬勃发展,又让SpaceX公司获得了更多的军用项目合同,比如为美国空军提供“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在美军飞机上安装Ku频谱的机载天线,参与美军“先进作战管理系统”(ABMS)的各项建设。
(四)启示颇多。SpaceX公司的成功之路表明,军民融合式发展必须有鲜明的政策导向,军地双方都要为军民通用项目提供各种形式的官方支持,民营企业通过理论研发、技术创新和生产实践,积极参与军用项目,共享发展成果,有助于形成军地互动、良性竞争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