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陈栋通讯员王依友
台州路桥螺洋街道的一家草根书店,即日起将受到当地图书馆的“宠爱”。只要是从这家书店拿的新书,读者很可能不花钱便能带走阅读,看完后拿给图书馆“回收”,由图书馆来买单。
12月11日,家住台州市路桥区螺洋街道水滨村的12岁学生朱影,来到街道的水心草堂书店,一口气挑选了3本想看的书籍。加起来书籍的价格已经多元,收银的工作人员告诉小朱,如果1个月内看完并且愿意把书交给路桥图书馆“回收”,小朱就能免费拿走这几本书。
“真有这样的好事?”小朱不敢相信。
小朱之所以能尝到这块从天而降的“馅饼”,得益于水心草堂成为全省首家村级信阅服务点。
据了解,螺洋街道水滨村是一个3A级景区村庄,前不久刚获评全国文明村,水心草堂是新华书店设在螺洋街道的一个连锁点。在今年4月21日世界阅读日期间,水心草堂成功打造了全省首家5G乡村书店,引起了国内众多媒体的报道,现在也成为了台州当地颇为知名的网红打卡地。
“信阅”服务是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特色服务,由浙江图书馆联合全省公共图书馆推出。
“在前期着重‘互联网+’的线上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今年信阅服务再次升级,推出了线下借阅新功能,由读者在门店直接挑选书籍。”路桥区图书馆馆长罗玲君说,读者在水心草堂相中新书后,可以作为第一读者免费享受翻阅该新书的快乐,阅读完毕后直接归还水心草堂或者区图书馆即可,这些书籍的费用由图书馆支付给新华书店。
“我的支付宝芝麻信用分达到分了,我可以借的。”
“这本书的馆藏本数还有余额。”
在水心草堂标志性的网红阶梯讲堂里,许多读者边挑书边在兴奋地交流。小时记者在水心草堂现场看到,书店工作人员从接过读者挑选的书籍,再在书中贴上芯块和磁条,然后盖上图书馆的公章,整个借书流程只需要三分钟左右的时间。
当然,为了防止大量相同的书籍出现在图书馆,这项“特权”也加了附加条件。“一般我们会给同一本书设置一个上限,比如最多10本,那么如果图书馆对这本书的藏书量达到了这个上限,图书馆就不能再‘回收’这本相同的书了。工作人员会在确认后告知读者,如果想看这本书,恐怕要自掏腰包了。”罗玲君解释。
“信阅服务点是一个新引擎,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水滨村党总支书记林宏华说,村里进一步做好乡风文明和文旅融合的发展文章,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