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报专版台州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

-11-:53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许峰

坐落山海之间,铸就山魂海魄。

台州,东海之滨的璀璨明珠。

40年的潮起潮涌,在这片土地上,敢闯敢拼的台州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书写了一段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的辉煌历史。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区、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在这里,99.5%的企业是民营企业;12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板!

40载的风云洗礼,在这片土地上,敢作敢为的台州人,抢抓转型升级的契机,描绘了中国民营经济凤凰涅槃的鲜活样本。

从家族企业,走向现代企业;从自我积累的内生发展,走向海外并购的裂变式发展;从低散弱和块状经济,走向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从立足国内,到扬帆世界。

40年的砥砺前行,台州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已成为台州强市之基、富民之本、活力之源、制造之根。

经历着一次次的嬗变,眼下的台州再次奏响民营经济新辉煌的华章。

改革——源于改变现状的梦想。

40年披荆斩棘,台州奏响了经济发展的最强音。

数据显示,年台州人均GDP只有元4角4分,是全省最后一位,大大地落后于自古富庶的杭嘉湖地区。

穷则思变。

改革开放以来,在缺煤少油没资源的情况下,台州不等不靠,敢闯敢为,不拣肥瘦、不顾昼夜创业创新、自力更生,不分内外、不论官民平等参与、通力合作。

台州在全国率先推行股份合作制,以“两水一加”(水果、水产及其加工业)为起点,以发展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要形式,承接工艺品、鞋帽服装、罐头食品、模具塑料、医药化工、阀门水泵等产业。

在温岭市档案局里,至今仍保留着温岭县社队企业管理局温社企字[]第74号文件,批文上写:“同意建办温岭县牧屿牧南工艺美术厂,企业性质属社员联营集体。”时间为年12月28日。

这是经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的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企业。

而在日前的一次档案整理过程中,温岭市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发现,由原温岭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第号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登记时间为年11月1日。

全国最早的小商品市场之一——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诞生在年,比义乌小商品市场还早了3个月……

从“一穷二白”的农业社会,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从“打硬股”“股份制”,到民营经济名扬天下,奔着改变现状梦想而行的台州,不仅发展出了多元、融合的经济模式,也斩获了多项全国第一。

改革的春风遍拂台州,“草根经济”奔涌的活力,也造就了一批走向世界的台州企业。

“中学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雷就在我心中激起千层浪花。”自诩“放牛娃”的李书福说,高中还没有毕业,他就开始期待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种梦想。

从照相馆到冰箱厂,从摩托车到汽车……没有人能想到,嚷着“四个轮子两张沙发”的李书福,竟能站上全球汽车制造业的制高点。

40年来,如同李书福般的诸多台州企业家,扛起责任担当,专注实业,埋头苦干,在台州大地奏响了激昂雄壮的改革乐章。

到去年,台州GDP突破亿元,短短近40年,增长了多倍。

创新——源于康庄之路的追求。

40年励精图治,台州奏响了转型升级的“主旋律”。

上世纪90年代初,台州经济总量一度跻身全省第三,“民营主导+政府推动”的台州现象令世人瞩目。

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台州改革的先发优势逐渐消退,区域发展竞争中,标兵渐远,追兵紧逼。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在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时,造就了台州曾经的辉煌,而在新时期中,其所面对的是“好不好”的时代背景。

台州怎么办?

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势必要走好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

去年,吉利新车领克在路桥工厂正式下线。从籍籍无名的企业到世界强公司,吉利的成长之路印证了我国民营企业筚路蓝缕走向强大的历程。

“创新”“转型升级”。

近年来在台州,政府的推动以及企业认识的转变,这两个关键词,自上而下,由内而外,一场科技新长征如火如荼,也让民营经济新辉煌的种子,生根发芽。

从一家作坊式缝纫机工厂到如今不断巩固智能缝制设备领域领先定位的全球化发展模式,杰克股份不仅开创了中国缝纫机海外并购先河,并尝试从设备制造商到智能制造成套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转变。

银轮股份经过8次兼并、5次融资,实现了向世界级企业的快速发展。

而路桥的欧路莎拥有全省唯一一家智能马桶升级企业技术中心,西马则是国内智能坐便器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定企业。

如今,台州出台《台州市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计划(~年)》,在全省率先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信息经济投资基金和总规模8亿元的产业转型升级基金,实施先进制造业“十大行动”,以国际视野为标配,以世界级制造集群为方向,积极抢滩制造业的“高端阵地”——以吉利汽车为引领,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致力把台州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汽车城”;加快医药产业转型升级,致力把台州打造成“中国绿色药都”;深化国际产业合作,对接德国工业4.0,推动台州制造走出去、引进来……

在过去的年,台州工业发展交出了新世纪以来最好的成绩单——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增速居全省第1位。其中,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6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关口,同比增长11.6%,增速全年保持全省第1位;工业用电同比增长12.0%,增速居全省第1位。

此外,台州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5%,全省第一,民间投资增长12.3%,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60%,其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民间投资增长68.6%。全市建成PPP项目11个,签约落地并在实施的PPP项目37个,其中民资持股50%以上的21个。

求索——源于探寻未来的指引。

40年携手同行,台州奏响了优化营商环境的“交响乐”。

“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这是40年台州民营经济发展史的一大启示。

从民营经济兴起之时的“允许试”、到成长时期的“少干预”,再到发展时期的“鼓励干”。

在这期间,政府不断清理从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与市场经济日益不相适应的政策,努力减少政府直接参与或干预经济活动,重点突出民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营造基础设施,减少要素成本,改进政府服务,提供好的治安环境,并从宏观政策上给予民营经济指导,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市府大道因街道两旁金融机构集中,又被称为金融街。

“我们从来没有说过一定要把市府大道打造成金融街,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台州银监分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市委、市政府顺势而为,逐步构建起了一个多层次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格局。去年,台州国家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并在全国性会议上,作为唯一地级市介绍典型经验。

良好的营商环境犹如肥沃的土壤和充沛的阳光雨露,让民营经济的种子得到充分的萌发和绽放。

日前,国家统计局台州调查队发布台州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超九成的民营企业,认可台州的发展环境,对在台州发展壮大有信心。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是台州民营经济新辉煌的重要一步。

就今年以来,台州聚焦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制定了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深化改革,坚持简政、降本、服务并举,以更暖心的“组合拳”全力打造营商环境高地,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效应对形势挑战,提振民企发展信心,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为破办事难,台州不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窗口“受办分离”改革;努力推进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最多30天”;为破开办难,台州积极压缩企业开办时限,仅需3个工作日;同时,台州先后出台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企业社保缴费比例和加大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等10条措施,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减免各类税收.5亿元,同比增长11.48%。

此外,台州全面推行“情感上暖心、行动上贴心、措施上用心、机制上顺心、关系上无私心”的“妈妈式”服务,全方位打造服务型政府、服务型干部,制定留驻本土优质企业相关政策,真正把企业事当家事、把企业家当家人,努力做好企业“围墙外的事”。

今年10月,台州又开展了“五问入企、五心服务”,深入到企业进行把脉问诊,从“企业找服务”的办事模式转向“服务找企业”。

……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这部勇立潮头的改革史、波澜壮阔的开放史、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中,台州改革开放再出发,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

绘入世界版图的七大台州民营制造

台州共有制造业企业5.84万户、规上企业家,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隐形冠军”产品个,已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21个,国家级产业基地63个。

通用航空

年年初,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将通用航空产业列为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目前,台州与通航产业相关的企业20多家、其中涉及通航制造业的企业16家。

未来将依托彩虹无人机生产基地、北航通航产业园、台州湾通用机场三大项目,重点建设台州航空特色小镇。其中,特色小镇计划到年,实现无人机制造产值亿元,通航产业规模达40亿元。

汽车及零部件

截至年底,台州共拥有吉利豪情、吉利沃尔沃等多家整车生产企业及多家汽车零部件及配件生产企业。围绕打造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全产业链汽车城,远期目标是整车产能超过万辆,汽车总产值超过0亿元。

缝制设备

年,台州缝制行业实现总产值约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缝制设备企业28家,整机产值56.98亿元,同比增加42.9%;工业缝纫机总产值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40%以上;出口额达25.22亿元,同比增长26.5%。

台州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缝制设备生产和出口基地。

到年,行业总产值力争达到亿元。

到年,行业总产值力争突破亿元,形成工业缝纫机、关键零部件、智能缝制单元和智能缝制生产线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模具与塑料

台州全市有模塑相关企业1.2万余家,从业人员25万余人;拥有规上模塑企业家,实现规上产能亿元;注塑模具占全国1/3以上,挤塑模具占全国80%以上,吹塑模具占全国40%以上,电动车塑料配件约占全国90%,中国每10件塑料日用品有6件台州产。

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模塑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

泵与电机

台州全市拥有泵与电机相关企业0余家,从业人员6万余人,年产值多亿元,小型水泵国内市场占有率60%,小型水泵产量全球排名第一,产品远销欧美、亚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国内现有7家泵业主板上市企业,台州独占4席。

医药化工

年全市规上医药医化企业共有78家,完成工业产值.17亿元、出口交货值.43亿元、实现利润35.05亿元;在医疗器械方面,年规上企业11家,主营药包材、注射器、可视喉镜等产品,完成工业产值7.6亿元。

医药医化上市企业12家,其中列入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3家。

力争到年,行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其中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5家,超过50亿元的企业5家以上。

智能马桶

截至年年底,台州共有智能马桶整机生产企业20余家,4家企业入选年全国智能马桶企业十强,掌握有余项专利技术,25项关键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年,台州智能马桶全年产值60亿元,产量超过万台,占全国自有品牌智能马桶产量的半壁江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283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