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年7月下旬,中共中央指派陈昭礼(时任中央常委会和政治局会议秘书)与徐履峻和潘超人,从党中央所在地汉口,经九江、上饶到达崇安县,在徐履峻家乡武夷大布村(原大埠头村)召开党员会议,成立中共崇安特别支部,书记徐履峻。从此,崇安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8月初,陈昭礼在徐履峻等的陪同下,到建瓯县城关序五里19号成立中共闽北临时委员会,并任书记。闽北临委下辖中共建瓯县委、古田特支、崇安特支及福州、南平办事处。
年10月,中共中央指示“闽南闽北应即合并组织一临时省委”。11月21日,闽北、闽南两临委的负责人在厦门举行联席会议,商讨成立临时省委事宜。12月2日至5日,闽北、闽南各县负责人联席会议在漳州举行,选举了福建临时省委执行委员9人,宣告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成立,下辖2个市委(厦门、福州)、5个县委(建瓯、龙岩、永定、漳州、平和)、4个特支(鼓平、南靖、德化、仙游)和8个正在筹备县委的特支(崇安、上杭、永春、莆田、惠安、同安、海澄、漳浦)。年9月,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改为中共福建省委。
年底,中共福建临时省委鉴于崇安党团组织的迅速发展,决定将中共崇安特支升格为中共崇安县委,并指定省委候补委员徐履峻为县委书记。年1月,根据省临委的指示,崇安县党团组织联席会议在上梅召开,会议一致拥护徐履峻担任中共崇安县委书记,并选举董涵球为县委组织委员,安宇为县委宣传委员。县委机关设在上梅后坜,直属福建临时省委领导。
年4月,中共崇安县委认真总结农运学运以来的经验教训,在上梅召开全县党员代表大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向农村转移,在农村发展革命力量的重大决定:(一)在广大农村建立一个新的组织以取代原来的农民协会,作为党在农村开展合法斗争的基层组织;(二)将抗租、抗税斗争扩展为抗捐、抗税、抗债、抗粮、抗租的“五抗”斗争;(三)以东乡(上梅一带)作为县委开展农民运动的重点地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徐履峻、陈耿从孙中山先生关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一文中的“必须唤起民众”一语得到启迪,遂以“起民众”为旗号,唤起民众觉醒,组织民众起来革命。为此,中共崇安县委决定以“民众会”代替原来的农民协会。参加民众会的条件是:苦大仇深的农民群众,年龄在16岁至45岁之间。报名方式是“上名字”。组织形式为“大甲”“小甲”,每甲人数分别为10人和20人。民众会的任务是:领导农民开展“五抗”斗争,创造条件,待机暴动。
在中共福建省委的统一领导下,中共崇安县委组织了崇(安)浦(城)农民武装暴动,暴动的核心区在崇安上梅,故此次暴动又称“上梅暴动”,暴动先后发动两次。第一次上梅暴动于年9月举行,总指挥是中共崇安县委第一任书记、崇安县民众局局长徐履峻;第二次上梅暴动于年1月举行,总指挥是中共崇安县委第二任书记陈耿。上梅暴动打响了闽北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彰显了闽北人民敢于在白色恐怖包围之中进行武装夺取政权的决心和力量。它所开辟的武装割据的局面,为创建闽北革命根据地积累了经验。它是福建五大农民暴动之一,与其他暴动共同揭开了福建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为了领导农民武装斗争,中共崇安县委在上梅暴动中建立了“民众局”,作为暴动的最高权力机构,它既是崇安县革命政权的雏形,又是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军事机构,是军政合一的机关。民众局下设组织、宣传、军事、劳工等7个部。民众局在各乡设执行委员,负责基层工作。第一任民众局局长是徐履峻。
年4月,崇安民众队发展到16支队伍多人,多支枪,中共崇安县委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上梅乡下屯村召开会议,决定将红色武装的领导机关从军政一体化的民众局中分出来,成立红军局,由中共崇安县委书记陈耿任总指挥,统率崇安地区的武装力量。会议还决定将16支民众队,陆续整编为红军团。其间,崇安红军局发布了由杨峻德起草的《红军之意义》《红军之组织》两个重要文件,对闽北红军的性质、任务、意义、纪律和体制等做了规定,成为闽北红军成立的纲领性文件。10月,中共崇安县委将两次上梅暴动产生的16支民众队陆续整编为各队红军。同月,崇安县委在岚谷区黄龙岩村召开各队红军负责人会议,决定将各队红军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十五团”,团长陈耿,下辖3个营9个连和1个特务连,多人,这是闽北第一支工农红军。年7月,崇安县委在星村又成立了红军教导团。10月,五十五团和教导团奉命调往赣东北,编入红十军。
年5月1日,在中共崇安县委领导下,崇安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上梅乡召开,大会选举产生崇安县苏维埃政府。县苏维埃政府设立人民、土地、军事、财政、经济、文化、裁判等7个委员会和1个秘书处,下辖18个区和个乡(村)苏维埃政府。崇安县苏维埃政府管辖范围包括崇安大部,江西上饶、铅山、广丰南部,建阳北部和浦城西部边界的广大地区,人口20多万。
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将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合并,形成赣东北特区(闽赣)革命根据地。同年10月,调崇安红军五十五团和红军教导团共1多人开赴赣东北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准备攻打九江和武汉,实现“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目标。
年冬,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革命军事“围剿”,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苏区出现军事危急。年底,方志敏想闽北根据地所想,将红十军中部分闽北籍指战员整编成立闽北红军独立团,由谢春篯任团长,从赣东北苏区开赴崇安苏区,参加反“围剿”斗争。年2月,谢春篯在崇安张山头附近的沙渠洋(梭罗洋)作战中牺牲。不久,方志敏又指派潘骥到崇安,担任闽北红军独立团团长,不久也在张山头附近的沙渠洋(梭罗洋)作战牺牲。5月,黄立贵接任独立团团长。
为了巩固闽北革命根据地,年1月,赣东北特委派遣肖韶、邹琦、李静愚、黄富武等先后来到崇安县洋庄乡坑口村,成立了中共闽北分区委、闽北分区革命委员会、闽北分区军事委员会和共青团闽北分区委,由肖韶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邹琦任闽北分区革命委员会主任和军委会主席,李静愚任分区军委会参谋长,黄富武任共青团闽北分区委书记。6月,受方志敏派遣,中共赣东北特委组织部长黄道到达坑口,接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7月,中共闽北分区委在坑口召开闽北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洪全生任苏维埃政府主席。
年6月14日,黄立贵率领闽北红军独立团,由崇安赤警营配合,攻克崇安县城,消灭敌人余人,缴获长枪多支,击毙国民党崇安县县长詹树政,在崇安苏区军事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年9月,黄道书记将中共闽北分区委、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闽北分区军委会,从坑口迁到洋庄乡的大安。由此,大安成为闽北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史称“闽北苏区红色首府”。
为了解除闽北苏区的危急,年4月,方志敏等率领红十军0多人,由江西横峰葛源出发,经坑口温林关入闽作战,攻克崇安县洋庄乡坑口村长涧源敌碉堡,歼敌一个连。接着,红十军攻打赤石,激战3个小时,全歼赤石之敌,缴获黄金余两,银元10万元及大批军用物资。之后,红十军攻打县城受挫,退往坑口村休整,在该村召开追悼会,缅怀阵亡将士,方志敏在坑口村土墙上挥笔写下“中国红军万岁”6个大字,现仍保留。同时,方志敏等前往洋庄张山头看望伤病员,勉励他们安心养病,并决定将军部特务营留在崇安苏区。红十军在坑口休整后,从坑口的寮竹关回师赣东北。
年9月10日,方志敏等率领红十军从横峰出发经分水关再次入闽作战,在崇安县攻打赤石和星村两地,消灭敌人一个团又一个营,粉碎了敌人的围剿。9月18日,红十军对浦城县城发起进攻,19日,攻占浦城县城,俘敌多人,歼敌2个团又1个营,缴获步枪多支,轻重机枪38挺,迫击炮5门,电台两部,筹款50余万元及大量的军用物资,在浦城停留3天后,回到大安,从分水关返回赣东北苏区。
张山头位于洋庄乡小浆村东北面,年秋,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黄道根医院的经验,将医院改医院。年4月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到闽北崇安苏区作战,在洋庄乡坑ロ村休整时,将红10军在闽北苏区作战的伤病员全部医院养伤,并亲自带上慰问品医院看望、慰问,与伤病员依依话别。
据悉,医院治病养伤的人员大致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十五团、第十军、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五十八团、闽北红军独立团(师)、闽北各县红军独立团(营)、闽北苏维埃政府的伤病员和苏区干部、赤卫队员等。医院遗址于年列入全国革命遗址名录,年底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张山头村位于闽北苏区红色首府坑口村和大安村之间,医院、闽北红军独立团、中共闽北分区委以及分区委看守所等驻地,是国民党反动派的重点进攻区域,多次发生过惨烈战斗。闽北红军独立团两任团长谢春篯、潘骥,红五十八团政委陈一等红军指战员都在保卫张山头的战斗中牺牲。因战事艰险,环境恶劣,医疗条件差,牺牲的战士多,遗体匆匆简单就近掩埋,未留姓名。
年,武夷山市在核查红军墓群时发现数量众多的无名红军墓冢和“红军墓”碑一方,以及战壕、炮台、练兵坪等遗址(迹)。张山头无名红军墓群,在数量和规模上是目前国内罕见的,是闽浙赣红色革命的重要遗存,对研究闽浙赣革命斗争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将张山头红军墓群列入福建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年10月,国务院公布张山头红军墓群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区土地革命。年3月,闽北苏区开始第一次土地革命运动。这是一场摧毁几千年封建土地所有制及新军阀反动统治基础的群众运动,同时又是深入土地革命、广泛发动群众,巩固与发展闽北革命根据地的革命运动。其做法,一是各区、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会,负责审查、监督各地分田工作,受理群众意见;二是以乡为单位,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土地政策,强迫地主交出所有田契和债单,经群众确认收齐后,由乡苏政府检验,集中烧毁;三是按户登记人口,根据经济状况划分阶级成份;四是由乡苏土地委员会主持,将暴动前所有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等,按人口平均分配;五是分田后,按户造册登记,由乡苏政府发给土地证。闽北苏区有19个区个乡参与土地革命,被分配的土地约40万亩,近15万人口分得了土地。闽北苏区的土地革命运动,充分调动了闽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纷纷投身革命以保卫革命果实。
闽北红军独立师成立。年11月,闽北分区委在崇安县大安将闽北红军独立团升格为闽北红军独立师,师长黄立贵,政委邹琦,下辖3个团,余人。
苏区党校、军校。闽北党组织重视培养和训练干部。年9月,中共闽北分区委创办党校,从各县、区选拔有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党员到党校学习,学习内容以政治课程为主,兼学语文、算术、地理、历史。学员经过3至6个月的培训,分配到各县、区担任领导职务,接受实际工作锻炼。不久,又在大安创办了闽北苏区第一所军校——闽北军政教导大队(后改为彭杨军政学校),学制分别为3至6个月不等。先后由黄埔军校毕业的肖韶、邹琦任大队长(校长),主持军事干部培养工作。
苏区军工。年底,崇安县委在岚谷岭阳村小溪坪创办岭阳兵工厂,上梅5所土枪、土炮制造厂并入该厂。年9月,岭阳兵工厂迁到大安范畲村,升格为闽北兵工厂,设修械科、子弹科、炸弹科、翻砂科以及打铁组、木工组等,每月最高可制造各种枪支0多支,制作炸弹、地雷00多颗,生产手榴弹多枚,子弹发。兵工厂坚持到年夏才中止活动,为革命做出重大贡献。
苏区贸易。闽北苏区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一贯重视与白区的贸易工作。年初,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先后在崇安与河口、崇安与浦城、崇安与建阳等边境地区,建立贸易处。贸易处的主要任务是沟通赤白区域的物资交流,向白区群众宣传苏维埃的贸易政策和税收政策,增加苏区的财政收入。
苏区金融。随着财贸事业的发展,闽北苏区的金融事业也得到发展。年1月,赣东北银行闽北分行在大安正式成立,统一管理金融货币、发行农贷和公债,调节使用资金等等。闽北分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财政拨款;各种资金、税收;工农群众入股金;发行公债券收入等。
年下半年,设在崇安县西际磨石坑的纸币厂,生产的纸币有:一元、五角、二角、一角4种;设在大安村大南坑的铸币厂,铸造的银元有:大人头、小人头、龙番3种,日产银元最高块,为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苏区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提供坚强的金融支撑。苏维埃货币被群众称为“红币”。
苏区邮政。年上半年,设在崇安县大安街的闽北邮政总局,制作的邮票颜色分为红、绿两种,邮票面值有一分、二分。邮政业务分平信、挂号信,挂号信又分单挂号和双挂号,还有普快和特快之分,成为闽浙赣苏区邮政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区报刊。年至年,闽北苏区进入繁荣时期,闽北苏区创办的红色报刊共6种:①《红旗周报》、②《党的建设》、③《工农报》、④《列宁青年》、⑤《红色闽北》、⑥《红色射手》。闽北苏区的红色报刊,对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对于鼓舞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苏区体育运动。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闽北苏区从红军到地方群众,都广泛开展体育运动。体育比赛项目以军事体育为主,主要有:打拳、劈刺、投掷、跳高、跳远、瞄准射击、球类、高低栏、赛跑、竞走等。年5月,闽北苏区第一次体育运动会在大安隆重举行,有名左右运动员参加比赛。年6月和7月,闽北苏区又崇安城关红场举办了两次运动会。
在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年4月26日,中央人民委员会召开第四十次常会,认为“闽赣苏区地方广大,在政治军事上均占重要地位”,决定将闽北苏区从闽浙赣省分出,划入中央苏区,“将建黎泰、金资光邵、闽北苏区,以至信、抚两河一带地区划为闽赣省,立即成立闽赣省革命委员会”。年5月至6月,闽赣省革命委员会、闽赣省委、闽赣省军区相继成立。崇安苏区划归中央苏区新组建的闽赣省领导,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北红军独立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7军团20师58团,进入中央红军序列。
年12月,国民党派出10万重兵,发起了对大安的总攻击。面对敌人的合围,年1月,中共闽北分区委在大安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分析了当时的敌我态势,决定执行中央关于就地开展游击战争,等待中央主力红军回援以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指示,并作出五项决定:一是闽北党政军机关及直属单位随主力红军撤出大安;二是依靠革命老区开展游击战争;三是撤退公开身份的干部,建立秘密的党组织和地下联络网,继续领导群众斗争;四是阻击国民党军,保证机关安全撤离;五是通知各主力部队集中待命。
四渡桥位于崇安县西部,当年是县城通往大安“闽北苏区首府”的唯一通道。年9月,闽北红军游击队在四渡桥的火鹰山筑有碉堡,主要用来眺望监视国民党军的活动。
年入冬以来,国民党军对四渡桥发起总攻。年1月3日至10日,闽北军分区指派军分区教导队一中队指导员陈仁洪带领一支党团员组成的突击队,在四渡桥碉堡坚守8昼夜,歼敌多人,打出了闽北红军的军威,为闽北分区党政军机关安全撤离大安赢得了时间。
年1月25日,闽北分区党政军机关撤出崇安县大安村,中共崇安县委机关撤出黄墩村,2月12日,崇安县最后一个红色政权岚谷区苏维埃政府被敌人占领,标志着闽北崇安根据地,由苏区时期,进入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年2月,闽北分区委在崇安县洋庄乡坑口的长涧源村,重建闽北红军独立师,师长黄立贵,政委卢文卿,下辖4个团1个纵队,多人。闽北红军独立师成为闽北三年游击战争的主力部队。
年3月,革命家粟裕率领红军挺进师多人,从江西上饶到达崇安县洋庄乡坑口的车盆坑村,崇安中心县委书记曾昭铭受闽北分区委指派,专程到车盆坑与粟裕师长见面,商讨了坚持游击战争和彼此配合等问题。
其间,粟裕将洪家云率领的留在闽北的先遣队二营两个连,编入红军挺进师;同时将马长炎率领的30多人的小分队留在崇安,编入闽北红军独立师第4团。之后,粟裕师长率领红军挺进师,从坑口的车盆坑村,进入岚谷乡的乌山寺村,在乌山寺进行为期五天的短期整训。整训期间,红军挺进师将原有3个支队扩编为3个纵队,设立红军挺进师政治委员会,统一领导红军挺进师的军政工作。
年8月,中共闽北分区委在崇安县岚谷乡黄龙岩村召开分区委扩大会,简称“黄龙岩会议”。扩大会决定:在军事战略上,采取进攻与防御相结合,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相结合,向敌人后方发展,扩大游击新区;在政治上实行“白皮红心”的两面政策,争取保甲长、大刀会,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集中力量打击极少数顽固分子;在经济上,改打土豪为向土豪筹款,改分田地为减租减息。黄龙岩会议扭转了我军在三年游击战争中的被动局面,使闽北游击区成为南方8省15块游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6月,在黄道主持下,中共闽赣省委在崇安县岚谷乡黄龙岩村成立,黄道任省委书记和省军区政委,叶飞任省军区司令员(未到职)。闽赣省委下辖4个分区委和4个军分区,崇安县委隶属闽北分区委。
年3月,闽赣省委在崇安县洋庄乡坑口村成立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主席黄道,副主席曾镜冰、曾昭铭,主持和开展以崇安为中心的闽赣边区的抗日宣传和抗日救亡等项工作。
年2月,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撤销闽赣省委,在江西铅山石塘成立中共闽浙赣特委,不久便迁往崇安县洋庄乡坑口的村头村。特委书记曾镜冰,下辖2个中心县委和7个县委,崇安县委隶属闽浙赣特委。为了便于进行合法斗争,闽浙赣特委在崇安坑口的村头村建立了新四军三支队崇安留守处。年2月20日,新四军军长叶挺发布命令,委任军部参谋曾镜冰为留守处主任,第三支队副官汪林兴为副主任,有工作人员14名,并有自卫武装一个排40余人及5名军械修理所干部。
年6月,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决定,将闽浙赣特委和闽东特委合并,建立中共福建省委,省委书记曾镜冰,下辖2个特委和闽中工委、4个中心县委,崇安县委隶属闽北特委,福建省委机关驻崇安县洋庄乡坑口的村头村。
年6—7月,福建沿海的台湾同胞集中到崇安居住。次年2月,台湾爱国名将李友邦和中共党员张一之等人将部分台胞带到浙江金华组建“台湾抗日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李友邦任义勇队队长兼少年团团长,张一之任少年团指导员。这支抗日宣传队伍,往返于浙江金华和崇安,开展抗日宣传、抗日演出。他们还在武夷山苍屏峰用赭红颜料书写下“打倒日寇,保我中华”的巨幅标语。这支抗日义勇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
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崇安县洋庄乡坑口的村头村绿村洋山上召开党代会,选举福建出席党的七大代表七人(其中包括在东南分局和延安增补的2名),他们是:范式人(代表团团长)、聂顕书、毛彪、程序、方言、徐莲娇、许威。福建出席七大代表团,于年11月30日从崇安坑口起程,经历千山万水和艰难险阻,于年12月才到达延安。年4月,福建代表团光荣地出席了在延安召开的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年冬至年底,福建省委在坑口村绿村洋山上,共举办了4期马列主义读书班(第三期开始改称“武夷干校”),为抗战培养了多位党政军的领导骨干。年2月福建省委又在建阳太阳山举办第五期武夷干校训练班,基本地区和城市从事秘密工作的人员余人参加培训。通过武夷干校学习,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都得到显著提升。
年3月,国民党三战区将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和从东南各省捕来的爱国志士共多人,关押在上饶,取名“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训练总队军官大队”和“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特别训练班”,后称“中央战时青年训导团东南分团”,实际上是一座法西斯式集中营,即“上饶集中营”。
年6月5日,“中央战时青年训导团东南分团”从上饶向闽北转移。16日到达洋庄乡大安村宿营,国民党特务将被视为危险分子的第六中队秘密党支部书记沈韬、支委周奎麟及黄刚培、王铁夫、汤定波等5人秘密杀害。17日下午,队伍由赤石渡口过渡前往宿营地下梅村。轮到第六中队过渡时已近黄昏,六中队80多位新四军被俘人员和爱国志士在秘密党支部的领导下,利用有利时机和地形举行了震惊中外的“赤石暴动”,他们像猛虎般向山岗冲去,其中9人在暴动中中弹牺牲,5人被抓回,其余60多人挣脱牢笼,取得胜利。“赤石暴动”在中共党史和新四军军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18日,敌人将集中营人员从下梅全部押至赤石镇毛巾厂。19日,又将所谓的“危险分子”和“顽固分子”59人押解到三姑角亭虎山庙侧的茶树林,分三批进行枪杀,除秦烽幸免外,其余58人壮烈牺牲。23日,集中营向建阳转移,新四军战士朱平在兴田被杀,26日进驻徐市镇。年7月,徐市发生鼠疫,集中营迁往建阳回瑶,9月又迁到崇安县老鼠排村。年10月,根据《双十协定》,集中营解散。
这个充满血与火的上饶集中营,从年3月在上饶建立,到年10月在崇安县解散,前后共计4年零7个月。其中,在上饶1年零3个月,驻建阳县徐市、回瑶1年零3个月,在武夷山(原崇安县)城关老鼠排共2年零1个月。
“赤石暴动”是我党领导的监狱斗争史上的伟大壮举,在中共党史和新四军军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赤石暴动”意义重大,它给了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打击。新四军赤石暴动纪念馆在武夷山“赤石暴动”原址上修建,采取全景式仿真场景,生动展示了赤石暴动英勇壮烈的情景,同时,馆内还收集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文件、照片、革命文物以及上万枚毛泽东纪念像章。
年5月8日,秦基伟率领南下解放大军15军44师,分别以团、团和团各为一路,分三路由闽北游击纵队三个分队配合,第一路从上饶县花厅镇出发,经岚谷绵羊关进入崇安县境内;第二路从上饶县铁山镇出发,经坑口寮竹关进入崇安县境内;第三路从上饶公路经分水关进入崇安县内。
年5月9日晚11时,大军攻进崇安县城,崇安县宣告解放。10日晚,在县城朱家大院召开军民联欢大会,大军首长、城工部、解放军和群众代表多人出席,共庆崇安解放。崇安为福建解放第一县。
(1)年7月至12月,中共崇安特别支部成立,书记徐履峻;(2)年1月至年9月,中共崇安特别支部升格为崇安县委,县委书记先后为徐履峻、陈耿、徐福元,下设18个区委;(3)年10月至12月,崇安县委改称崇安县行动委员会,书记饶功美,下设8个区委;(4)年1月至年1月,取消行动委员会,恢复崇安县委,书记先后为邹福、陈少平、汪林兴、吴耿谟、钟福安、江国铨,下设15个区委;(5)年2月至年6月,崇安县委改称崇安中心县委,书记曾昭铭,下设8个中心区委;(6)年7月至年2月,取消崇安中心县委,恢复崇安县委,书记先后为汪林兴、吴文贵、邱金生、张家财、郑集仕、熊明福,下设8个区委。
(1)年8月至12月,归中共闽北临委领导;(2)年1月至年2月,先后归中共福建省临委、省委领导;(3)年2月至9月,归中共闽北特委领导;(4)年10月至年8月,归中共赣东北特委领导;(5)年9月至年11月,归中共赣东北省委领导;(6)年12月至年4月,归中共闽浙赣省委领导;(7)年5月至12月,归中央苏区中共闽赣省委(在江西黎川成立)领导;(8)年1月至年12月,归中共闽浙赣省委领导;(9)年1月至年5月,归中共闽北特委领导;(10)年6月至年2月,归中共闽赣省委(在崇安岚谷成立)领导;(11)年2月至年6月,归中共闽浙赣特委领导;(12)年6月至年5月,归中共闽北特委(地委)领导。
武夷山在各个历史时期,先后有1.2万余名青壮年参加红军游击队,许多英雄的武夷儿女,血洒沙场,为国捐躯,被追为革命烈士的有近名。在苏维埃时期,崇安县人口14.4万,到解放前夕仅剩6.9万人,因战死亡、离乡达7.5万人,其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3.47万人,饿死的3.28万人,被抓壮丁的人,被迫背井离乡的人。全县被毁灭的村庄达个,民房8.44万间,使1.19万户人家成为绝户。建国初,全县有老红军、老游击队员、老党员、老苏区干部、老接头户名。武夷山,不愧为“红旗不倒”的革命老区;武夷山人民,不愧为不屈不挠的英雄人民。
列宁公园原为崇安护国寺和城隍庙旧址。年6月15日,闽北红军占领崇安县城时在此召开群众大会。年2月,中共闽北分区委和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迁入县城,革命家黄道按照中共闽浙赣省委在江西横峰葛源建造“列宁公园”的做法,将此地开辟为“列宁公园”,供红军和群众作为集会、练兵、休息的场所。年7月,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拨专款将列宁公园改为开放式公园,面积由原来50亩扩大到80亩,使列宁公园变得更加宽阔、庄严、壮观,给人们以特殊的感受和熏陶。
列宁公园内建有“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闽北革命烈士纪念亭”“粟裕大将骨灰安放处”“孙克骥将军之墓”等设施。列宁公园作为历史见证,与武夷山和闽北革命老区光荣历史共存。
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列宁公园东部,矗立在古樟、苍松、翠柏之中。其建于年8月,碑为磨光石质地,呈复式四棱柱状,碑身南面镌刻“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北面是朱德委员长亲笔所提“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台系须弥座,南座镌嵌碑文,简要记述闽北地区自年建立中国共产党起至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闽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光辉历程。碑座东、北、西三面分别刻有陈毅、张鼎丞、邓子恢、邵式平、叶飞、范式人、左丰美、刘健夫、江一真、伍洪祥等的题词。该碑于年6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为了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年中共建阳地委、行署决定在闽北革命根据地中心的崇安县筹划建设“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年动工兴建,年建成开馆,由全国政协副主席方毅题写馆名,系中共南平市委和武夷山市委双重管理的正科级参公事业单位。该馆是一座回字形仿古建筑,占地面积多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多平方米,有7个展厅米展线,馆藏从大革命时期到闽北解放的革命文物多件,陈列图表、照片多幅,文献资料多件,全面展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闽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英勇斗争,最后取得胜利的光辉历程。是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年列入全国红色旅游基地景区名录,年3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录。
粟裕大将骨灰安放处粟裕(~年),湖南会同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年任闽赣省军区和红7军团参谋长兼20师师长。此时,闽北红军先后编入闽赣省军区21师和红7军团20师58团。年9月,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率领部队到闽北苏区作战。年3月,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到达崇安县坑口与闽北红军会师,将张山头疗伤和留在闽北的原北上抗日先遣队人编入红军挺进师,将挺进师马长炎部30多人留在闽北,编入红四团。
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始终心系在武夷山牺牲的战友们。临终前,他要求将自己的部分骨灰安葬在武夷山,与牺牲的战友们为伴。年5月20日,粟裕夫人楚青携子孙专程到武夷山,将粟裕大将的部分骨灰安葬在武夷山列宁公园内,武夷山市委、市政府特意立碑以志永久纪念。
孙克骥将军墓孙克骥(~5年),崇安县人。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闽浙赣特委委员兼统战部部长,新四军团、支队政委,华东野战军十二纵队政治部主任、华东海军政治办公厅主任、南京市公安局局长、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广州军区公安军政委、总参警备部副部长、云南省军区政委、南京军区副政委等职。年授少将军衔和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共十二大代表。孙克骥将军逝世后,9年,妻子束颖率子女将其骨灰安放在武夷山列宁公园内。
刘国兴将军墓刘国兴(~年),崇安县人。年参加红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干事、指导员、特派员、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华东随军服务团大队政委,福建人民革命大学学部主任,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福州军区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军区后勤部主任、副政委等职(正军级)。年病故后,骨灰安葬在列宁公园内。
闽北烈士纪念亭闽北烈士纪念亭由中共崇安县委、崇安县人民政府于年5月建造,亭内有徐履峻、陈耿、徐福元、汪林兴、黄立贵、王助等六烈士陵墓和他们的简介。
馀庆桥红军标语馀庆桥位于武夷山市区南门街,建于年,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座廊桥的横梁上保留了12条红军标语,分别是“截断敌人后路扰乱敌人后方”(两幅),“巩固赤色后方,巩固苏维埃区域”,“消灭国民党军阀的进攻,部队迅速打倒中心城市”,“发展革命战争,武装拥护苏联”,“发展革命战争,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对苏区个红军的新进攻”,“发展革命战争,协助全国反日反帝反国民党的斗争”,“打倒妨碍红军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战的国民党”,“消灭一切反革命政治派别”,“打倒取消中国革命,污蔑破坏红军的托陈取消派”,“消灭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是民族革命战争胜利的必要前提”,“发展扩大游击战争,配合红军作战消灭敌人”。
一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7处:“大安红色旅游景区”“赤石红色旅游景区”(第一批)“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坑口革命遗址”(第二批)“上梅暴动旧址”“岚谷革命旧址”“医院”旧址(第三批)等;二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处: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年);三是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1处:武夷山市赤石暴动烈士陵园(第六批);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张山头红军墓群(年)。
朱德(委员长)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陈毅(副总理)题词:“青山不老,先烈革命精神,实永在。绿水长流,人民建设规模看日新!”;叶飞(副委员长)题词:“革命先烈英勇不屈的精神万古长存”;张鼎丞(副委员长)题词:“精忠贯乎星辰,浩气锺于河岳”;邓子恢(副总理)题词:“英名不朽,浩气长存”;刘宁一(全国政协副主席)题词:“英雄城市,英雄人民”;彭真(委员长)题词:“武夷山水,气象万千,人杰地灵,星火耀崇安”;姬鹏飞(副总理)题词:“革命烈士永放光辉”;刘復之(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题词:“发扬革命传统”;谷牧(副总理)题词:“不能忘记革命先烈不能忘记老区人民”;钱伟长(副委员长)题词:“无忘革命先烈,无忘老区人民”;雷洁琼(副委员长)题词:“光荣历史代代传”;彭冲(副委员长)题词:“最生动的革命传统教材”。
江禹烈(~年),年3月,冯玉祥的国民军击败北洋奉系军队。日本为维护帝国主义的利益,公然出兵干预,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枪还击,日本驻华使馆便向北洋段祺瑞政府提出抗议,并联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班牙等八国驻华使馆,借口维护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施加压力。3月16日,日本等八国使馆以政府名义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段祺瑞政府撤除防务和停止津沽间军事行动。在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在北京展开。18日上午,北京总工会、总商会、学生联合会等团体和各校学生0多人在天安门集会,抗议八国最后通牒,要求驱逐八国公使出境。正午,多名群众开始示威游行,作为中共北京工业大学支部书记的崇安籍党员江禹烈,站在游行队伍的第三列第一位。当游行队伍到达段祺瑞政府大门前时,段祺瑞政府卫队向手无寸铁的示威群众开枪,江禹烈首当其冲,口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同时牺牲的还有刘和珍等,共41人。鲁迅为此撰文《为了忘却的纪念》,以表哀悼。41位烈士的遗骨葬于圆明园“三.一八”烈士公墓。江禹烈是崇安第一位牺牲的中共党员。
徐履峻(~年),崇安县武夷乡大布村(原大埠头村)人。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崇安特支书记,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候补委员、首届中共崇安县委书记、崇安县民众局局长、第一次上梅暴动总指挥。年9月28日,组织领导了上梅暴动,打响了闽北人民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0月31日,陷敌重围,壮烈牺牲。
陈耿(~年),崇安县兴田程家洲村人。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崇安县委组织委员、中共崇安县委书记、第二次上梅暴动总指挥、崇安红军五十五团团长、教导团团长、崇安县军委主席、红十军八十二团参谋长等职。年9月,在赣东北肃反扩大化中被错杀,年平反,追认为革命烈士。
黄道(~年),江西横峰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北师大支部书记。年6月,担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兼闽北军分区政委。年5月,调任中央苏区闽赣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红军长征后,奉命留在闽北,领导了长达三年的游击战争。年6月在崇安任中共闽赣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年2月,任新四军南昌办事处主任和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委员兼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江西省委书记等职。年5月,在江西省铅山县河口镇大同旅社被国民党特务毒害,时年39岁。崇安坑口党员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其遗体肩抬到崇安老区,安葬在坑口长涧源。新中国成立后,黄道亲属将其忠骨迁往江西上饶。
黄立贵(~年),江西横峰人。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5月任闽北红军独立团团长,年11月任闽北红军独立师师长。年任闽赣省委委员、年7月至10月任红21师师长,年10月任红军7军团58团团长。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再任闽北红军独立师师长,率领闽北红军游击队英勇作战。年6月兼任新闽赣省委委员和中共闽中特委(二分区)书记、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年7月13日于邵武洒溪桥梧桐際身陷国民党76师和保安第5团的包围而壮烈牺牲。
徐福元(~年),崇安县岚谷乡人。年入党,次年受党的指派深入崇安西乡发动群众、建立民众会。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上梅农民暴动中,担任西路民众队指挥,在西乡建立以吴三地为中心的根据地。年6月促成铅山东坑农民和造纸工人武装暴动。10月任闽北红军55团3连连长。年3月接任中共崇安县委书记。年7月任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和闽北银行行长。年12月任崇安县赤卫军军长。年5月1日,在崇安苏区肃反“AB”团运动中被错杀。年追认为烈士。
王助(~年),闽侯县亭江象洋村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闽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闽东北军分区政委、中共闽东北分区委书记、闽北特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新四军驻榕办事处主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省委武夷干校副校长为全省培养了一大批党政军抗日骨干。年9月21日率部开辟闽北新区在建阳遭土匪袭击,壮烈牺牲。
汪林兴(~年),崇安县上梅乡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崇安县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共崇安县委书记、建阳县委书记、中共西南战区书记、闽赣省一分区书记、闽北分区军政委员会主席、新四军三支队副官、中共闽浙赣特委组织部部长、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兼民运部部长、中共闽北特委书记等职。年8月,他率领游击队员下山购粮,遭国民党顽军袭击,壮烈牺牲。
邹福(~年),崇安县武夷乡溪洲村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两次上梅暴动,曾任崇安红军五十五团宣传部部长、星村区委书记,红十军团、师政治部主任,中共崇安县委书记。年4月21日在县城鸭母洲召开县委会议,研究如何迎接和配合红十军入闽作战,因叛徒告密,会场被敌人包围,他为掩护其他同志突围被捕,次日,敌人对其严刑拷打无果,将其杀害于南门沙古洲。
(罗永胜张金锭方晓萍整理)
知识问答:
1.——年——月,中共崇安特别支部在武夷大布村成立,书记——。
(A7徐履峻B8陈昭礼C7潘超人)
2.年1月,中共崇安县委在——成立,书记——。
(A上梅徐履峻B上梅陈耿C岚谷徐福元)
3.——年——月,中国工农红军五十五团在——成立。
(A10岚谷黄龙岩B7星村C12坑口)
4.上梅暴动的领导人有(A徐履峻B陈耿C杨峻德)
5.——年——月,崇安县苏维埃政府在——成立。
(A5上梅B6岚谷C1坑口)
6.年8月,崇安县苏维埃政府下辖——个区和——个乡苏维埃政府。
(ABC18)
7.闽北红军独立团于——年底成立,首任团长——。
(A谢春篯B黄立贵C潘骥)
8.——年——月,中共闽北分区委在——成立。
(A1坑口B7大安C9大安)
9.——年——月,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在——成立,主席是——。
(A7坑口洪全生B8大安邹琦C9大安黄道)
10.红十军两次入闽的时间是
(A年4月和年9月B年9月和年4月C年6月和年9月)
11.红十军第一次入闽,在崇安取得——和——战斗的胜利。
(A星村、赤石B长涧源赤石C长涧源星村)
12.闽北红军独立师于——年——月在大安成立。
(A11B11C2)
13.崇安苏区进入中央苏区的时间是
(A年4月B年5月C年6月)
14.——年1月3日至10日,闽北军分区指派教导队一中队指导员——带领一支党团员组成的突击队,在四渡桥阻击国民党军8天8夜,为闽北党政军机关安全撤离大安赢得宝贵时间。
(A黄立贵B陈仁洪C饶守坤)
15.年3月粟裕率挺进师到坑口——,将——率领的30多人小分队留在崇安,编入闽北红军独立师第——团。
(A车盆坑马长炎B长涧源洪家云C村头村洪家云)
16.——年——月,中共闽北分区委在崇安县岚谷乡——召开分区委扩大会议,扭转了我军在三年游击战争中的被动局面。
(A8黄龙岩B6坑口C9大安)
17.——年——月,中共闽赣省委在崇安岚谷——成立,——任省委书记和省军区政委。
(A8黄龙岩黄立贵B6黄龙岩黄道C7黄龙岩曾镜冰)
18.——年——,新四军三支队崇安留守处在——成立,主任——。
(A2坑口村头村曾镜冰B3长涧源汪林兴C8坑口曾昭铭)
19.——年——月,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决定,将——和闽东特委合并,成立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曾镜冰。
(A6中共闽浙赣特委B8闽中党组织C9中共闽北特委)
20.——年冬至——年底,福建省委在坑口——山上,举办4期的马列主义读书班,为抗战培养了多位领导骨干。
(A绿村洋B黄龙岩C车盆坑)
21.赤石暴动的四位领导人是
(A陈念棣王羲亭阮世炯赵天野B沈韬陈念棣阮世炯赵天野C陈念棣王羲亭秦烽赵天野)
2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哪三个关隘进入崇安
(A分水关桐木关童子关B分水关绵羊关寮竹关C分水关温林关观音关)